當前位置 >> 特色小吃

武漢人“過早”

發佈時間:2013-07-09 13:32:01

 

  國人都知道過度的錯叫“過錯”,卻不曉得把吃早飯叫“過早”。

  跟全國各地城市人大多數習慣在家裏吃早飯不同款的是,武漢人習慣在街頭吃早點“過早”。

  武漢“九省通衢”的地理特徵,加上“魚米之鄉”豐饒物産,形成了武漢“過早”小吃有了大文化:兼具東西南北各地的口味和荊楚大地獨有的地方特色。

  武漢是“最市民化的城市”,過早的早點也蠻有特點。

  一是物美價廉,150多年前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就有“葷素相參價亦廉”。正咱也蠻便宜,在廣州,你喝個早茶最屁也得花50塊錢還搞不飽,三四個蒸餃做得是蠻精緻,這對過早要吃飽吃好的武漢人,還不夠塞牙縫的。在武漢,花三四塊吃碗熱幹面,還可以衝個蛋酒,吃得撐死您家。

  二是大多以大米為主料。“魚米之鄉”米多,武漢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做過早的早點,正像武漢評書藝人何祚歡説的“漢味早點米當先”。如發糕、發米粑粑、豆皮、粽子、湯圓、豆絲、米粉、歡喜砣、糯米雞、糯米包油條、燒麥、年糕、面窩、糍粑、油香、酥餃、汽水包子……

  三是風味南北兼具。既能吃到揚州湯包、上海煎包、廣東蒸餃、桂林米粉、湖南米粉,也能吃到蘭州的拉麵、山西的刀削麵、北京的炸醬面、上海的陽春面,像河南的剁饃、燒餅、北方的千層餅、蔥油餅、煎餅,各種各樣的包子,更是隨處可見。

  四是方便快捷。在外地出差,武漢人感到最不方便的就是過早,找幾條街好不容易有一個賣早點的,走近一看,只有油條、豆漿。於是更加懷念武漢過早的方便、熱鬧。難怪武漢人玩不出克,不是因為有龜山(歸家),出克了就記得要往家裏跑,關鍵是過於在乎過早的過錯了。在武漢,最好找的地方就是賣過早的位子,既有登堂入室的麥當勞、漢堡包、台灣的永和豆漿店等中外小吃快餐店,薈萃漢味特色小吃的民生甜食館、祁萬順餐廳等,也有冇得麼名氣的門面,更多的是背街背巷扎堆的“馬路早點攤”。過早的上班搞不贏,或穿兩三個面窩,或用塑膠袋裝幾個包子,或下碗熱幹面,拎倒一袋牛奶或者豆漿就往車上跑……

  經多年積澱,市民公認的武漢著名早點品種有: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幹面、四季美的湯包、談炎記的水餃、順香居的燒麥、五芳齋的湯圓、福慶和的牛肉粉、魯源興的米酒、田啟恒的鮮魚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等。豆皮、熱幹面、牛肉粉正咱成了過早的大路貨,但做這些早點出名的老通城、蔡林記、福慶和等百年老店卻不在了。

  正像漢味説唱《過早》唱的那樣:

  管他有錢無錢一早晨先把肚子填飽,

  管你是開的賓士寶馬還是開的藍鳥,

  窟倒站倒坐倒靠倒有的還要打包,

  麼事身份檔次地位在這裡都跟我揀倒!

  品種又多吃得又好花錢又蠻少,

  傳統的飲食文化你們千萬莫丟了。

  (摘自張幼明編著《咵武漢》)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