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北邊,廣州在南邊,西安在西邊,上海在東邊,武漢在中間(音肝)。
地理位置:東經113º41′—115º05′;北緯29º58′—31º22′。武漢是一個中緯度城市。
武漢人既不算南方人,也不是北方人,只能叫他們武漢人。揀好聽的説:“天下之中”大武漢;自己遭鄙自己時也愛説“不東不西,不是東西”。
要説蘭州是中國自然地理中心,武漢就是中國經濟地理與人文地理的中心。
“居中獨厚”的武漢是真正的“國之中”、“天下之中”,是中國經濟文化大“棋局”中獨一無二的“天元”之位。
三國時,司馬懿稱武漢一地是長江的“心喉”。 武漢地處中部腹地,背靠中原,南望湖廣,西依巴蜀,東連皖贛。中國“十八行省”大半在武漢周圍,距其省會城市均在1200公里左右,飛機航程不超過一個半小時。到長沙、南昌、鄭州還近些,因而具備維繫四方的紐帶作用,古往今來的有識之士皆看重武漢的獨特地勢形勝。
可“武漢自古不帝都”。《呂氏春秋》曰: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據此有人提出武漢原本該當首都,而且歷史上也曾經好幾次差點兒當成首都。如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就打算遷都武昌,最終遭到“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臣民們的一致反對而作罷。1926年,中央政府由廣州遷移武漢,武漢曾一時成為“首善之區”,翌年,寧漢分裂,汪精衛的武漢臨時政府和南京的蔣介石唱對臺戲,可惜未成氣候。抗戰期間,武漢亦當過戰時首都,但因武漢的失守,重慶成為“陪都”。
在全國所有的城市中,曾被冠以“大”字的,哈在長江邊。高頭是重慶,底下是上海,中間是武漢。大武漢之名,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品質和精神。上世紀的1938年,全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抗戰精神,共同發出“保衛大武漢”的鋼鐵誓言。大武漢之名,從此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在武漢的歷史上,曾有過許多輝煌的篇章,曾升起不少耀眼的明星,也曾發生過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
1到5萬年前,“漢陽人”就生活在長江漢水邊;新石器時代,武漢先民就遍佈兩江四岸;4200年前,大禹治水奠定了武漢三鎮的地理格局,大禹是武漢的“城市之父”;3500年前,南下的商人興建了商代古城盤龍城,留下了武漢的“城市之根”; 2300年前伯牙在漢陽邊巧遇知音;2200年前,楚國詩人屈原在武昌東湖行吟澤畔;1800年前三國時孫權在武昌建城,劉備在磨山郊天;1000年前唐代詩人崔顥寫下咏黃鶴樓的千古絕唱,李白記錄了“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奇觀;800年前民族英雄岳飛屯兵武昌,寫下雄魂一塵不滅的《滿江紅》;90年前,武漢一呼天下響應,這座城市的軍民用槍聲成為千年帝制的終結者……
如果説,商代盤龍城、先秦楚文化,是武漢城市最早的根脈的話,那麼有三段歷史,構成武漢由內陸腹地傳統城市發展成為開放的現代化大都會的根脈:一是1861年的漢口開埠,使武漢被動地嫁接上西方現代文明的枝葉;二是武漢近代城市之父的張之洞在武漢辦洋務,使武漢奠定了早期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三是武昌首義使這座古老的城市有了新的時代精神(武昌首義是武漢現代城市之根,城市文化之魂)。
武漢處於中部,但不能有“中游”思想。荊楚先人古時就有“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抱負,無論是兩千多年前的“亡秦必楚”,還是1911年武昌首義的“亡清必楚”,無不説明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信念和不甘人後、後來居上的“趕超”精神。
地處“國之中”的武漢,“融合東西、承接南北”,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超級大城市。
(摘自張幼明編著《咵武漢》)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