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人遭鄙哪個不夠竅,叫冇得心窟眼。所以鬧眼子的怪事蠻多,一根筷子吃藕——專挑眼:別的位子蓮藕只有7孔,漢口的有8孔,“多個窟眼,賊過了心”;漢口的面窩,中間有個洞,“多吃個面窩,多長個心眼”;別的位子的油餅中間冇得洞,漢口的油餅不同款,硬要像面窩一樣戳個洞,“多個心眼,圖個彩頭”;起個地名倒還蠻撩撇,叫寒毛窟眼——汗口(漢口)。
這就是漢口人,精明、幹練、幽默,俚俗與雅俗相容,喜歡鬧眼子。
莫看漢口正咱鬧得水響,比它的兩個拐子武昌、漢陽名氣大,500年前在娘胎裏卻先天不足,只是個水凼子。那曉得到了明朝的成化年間(1465—1470),時來運轉,趁漢水板累了(最後一次改道),趕緊自立門戶。可憐漢陽被一分為二,漢水的南邊還是叫漢陽,北邊就叫了漢口。漢口漢口,就是漢水進長江的水口子唦。
漢口一生下地,天然的大商埠,獨特的碼頭位置,靠“吃百家飯”的漢口就像吃了發粉,見風長。明崇禎八年(1635),漢陽府通判袁焻在漢口修了“袁公堤”,到清康熙年間,不過短短的幾十年,漢口就有了“天下四聚”(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的美稱,“貨到漢口活,戲到漢口紅”,漢口成了全國的“四大名鎮”(佛山、景德、漢口、朱仙)。
1861年,漢口開埠,被逼吃上“洋麵包”,就只二三十年,商貿空前繁榮,城市迅速發展。像潑了糞的,長得人高馬大。從江漢路到黃浦路,西洋人東洋人鉚起開租界,漢口成了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和工商業都會,有了“東方芝加哥”的美名,理直氣壯地坐上“第二號人物”的交椅。
清末總督張之洞督鄂18年,辦“洋務”、興“新政”,漢口開了“洋葷”又韻“土泡子”,外地人欠得涎直滴:“緊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漢口;東玩西玩,玩不夠民眾樂園”。漢口人有了吹牛的本錢:大漢口就是大武漢!漢正街、民眾樂園、江漢路、吉慶街……“最市民化”的高帽子戴得心安理得。
“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後樓上樓”。漢口就是漢口,比哪個都長得快;漢口人比別個就是多個心窟眼。為麼事?因為做生意的傲角哈愛往這裡跑!
(摘自張幼明編著《咵武漢》)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