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春
荊州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從春秋戰國起,先後有20代楚王建都于荊州的紀南郢城,其文化影響波及今天武漢在內的廣闊的江漢大地,形成了瑰麗斑斕的荊楚文明。
楚國是在中國舊中國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楚文化在民族心理層面的特徵是崇火尚鳳、新鬼好巫、天人合一、力求浪漫;楚文化的物質方面主要表現為青銅器、漆器、木器、絲織、刺繡、帛畫、壁畫及編鐘、琴弦、輕歌曼舞、祭祀膜拜等民俗。
正咱選幾件堪稱國寶的國家一級文物,講哈子那逝去兩千多年的楚國故事。
銅升鼎:見證“楚王好細腰”
銅升鼎是一種青銅禮器,青銅禮器就是古代禮制的物質標誌,是貴族統治地位的象徵。商周時期,不同等級的貴族使用升鼎的數目和鼎內所盛食物都有嚴格的規定。
這件銅升鼎發掘于荊州天星觀二號墓,該墓是目前發掘的等級最高的楚墓。該銅升鼎的特點是形體呈細腰狀,通耳高62.5釐米,高45.7釐米。這種升鼎僅限于楚文化區內的大型楚墓中有發現,是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徵的重要器形,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束腰、平底、外撇耳,腹周有攀附獸。束腰是對鼎這一傳統器形最大膽的突破,它的産生反映了楚人對靈巧、生動的喜好,也容易讓人聯想到“楚人好細腰”的楚俗。
楚王好細腰。楚靈王喜歡在上朝時看到臣子們有個如楊柳般婀娜多姿的細腰身,他認為只有這樣才叫賞心悅目,能使滿堂生輝。有些生得苗條柔弱的大臣還因此受到了楚靈王的讚美、提撥和重用。這樣一來,滿朝的文武大臣們為了贏得楚靈王的歡心和寵信,便千方百計地實行減肥,拼命使自己的腰圍變小。他們不約而同地注意節制飲食,強迫自己一天只吃一餐飯,為此經常餓得頭昏眼花也在所不惜;有的大臣更是摸索出了一套快速減肥的絕招,那就是在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時,首先做幾次深呼吸,挺胸收腹,然後將氣憋住,再用寬頻將腰部束緊。經過這樣一番折騰之後,許多人便漸漸失去了獨立支撐身體的能力,往往需要扶住墻壁才能勉強站立起來。如此這般,經過整整一年的折磨以後,楚國的滿朝文武官員們全都變成了面黃肌瘦、形容枯槁、弱不禁風的廢物,這又怎麼能擔當得起治理國家、保衛疆土的重任呢?
由於細腰的主體異化成女性,從“楚王好細腰”的典故又衍生出一個子典故:楚腰。漢以後的證詞使用“楚腰”這個子典故時,不再含有“當權者的愛好引導時尚潮流”的比喻意義,而僅用來形容女性細小的腰身。
陶祖:反映古代生殖崇拜
這件陶祖上口徑11.6釐米、高70釐米;下口徑19.2釐米、高96.4釐米。陶祖分上、下兩部分套接而成,造型抽象、比例誇張,顯示了一種原始宗教的神秘性。陶祖反映了楚文化中古代生殖崇拜,出土時,陶祖相互套接,集中排放,橫置於地。
早春二月“雲夢會”。在戰國時代的楚國,當時有一種類似後來廟會的習俗,楚人俗稱“雲夢會”。楚人每年到了早春二月,就在神廟附近舉行盛會,會合中的青年男女,讓他們歡遊作樂。只要雙方都玩得情投意合了,就可不必舉行什麼儀式,自由地去結婚,把星月交輝的天空做帳子,把青草如茵的大地做床榻,任何人也不能干涉他們這種活動。這大概就叫“天作之合”。在盛會的期間,還有祀神的美妙的音樂、舞蹈,讓男女們可以盡情地歡樂。至於那些結了婚卻沒有兒子,也紛紛來到神廟,求神賜給他們兒子,於是這婚姻之神又兼了送子娘娘的職務。當時楚國祀高媒的地方就在今天的雲夢。在神壇上面,照例總要豎一塊形似男性生殖器的石頭,人們對於這塊石頭非常尊敬,它就是“祖”。
神人頭像:荊楚有美玉
這件神人頭像玉器産生於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晚期,頭像雕于一塊三菱形玉片上,玉的反面內凹,正面呈菱形,長3.7釐米,寬3.6釐米,在天門市肖家屋脊遺址出土。玉為黃綠色,表面有白色斑。採用淺浮雕、鑽孔、拋光等技法製成。人面五官清晰、勻稱,技藝水準較高。耳上方有彎角形飾物,耳垂部穿孔,口中露出兩排牙齒,口角有上下兩對獠牙。下頜較尖削,略向前伸。頸部有一道細凹槽。從頭頂到頸底有一縱向穿孔。這件頭像應是為古人所敬畏的神人。
和氏璧的來歷。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荊山採石,意外地發現了一塊石頭。雖然外表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堅信在石頭裏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獻給楚國當時的國王楚厲王。厲王派人去檢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來説,那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裏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厲王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腳。
厲王之後,他的兒子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玉。可是大家仍然堅持認為那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腳。
武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去呈獻寶玉。但是因為他失去了雙腳,無法行走,於是他只能懷抱玉石坐在路邊大哭。文王聽説了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來。文王命人把那塊石頭剖開,裏面果然有一塊寶玉。
最令人驚奇的是這塊玉從側面看是綠色的,從正面看是白色的。因為是卞和所獻,所以這塊玉就被稱為和氏璧。
後來,這塊和氏璧被製成為皇帝的玉璽,代代相傳,成為大中國統治者無上權力的象徵。
望山沙冢現神劍
1965年12月,在荊州地區距楚國郢城都紀南城故址7公里處的望山沙冢一號墓裏,考古工作者在墓主棺內人骨架的左側,發現一柄裝在黑色漆木箱鞘內的名貴青銅劍。青銅劍與劍鞘吻合得十分緊密。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銹蝕,刃薄峰利。試之以紙,20余層一劃而破。劍全長為55.6釐米,其中劍身長45.6釐米,劍格寬5釐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向外形翻捲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銳的11道同心圓圈。在這把鋒利無比、精美絕倫的青銅劍的劍身一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共8個字。考古工作者在現場沒有資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初步釋讀出劍銘中的6個字為“越王自乍(作)用(劍)”。
此劍的出土,震動了海內外史學界與考古學界。後經郭沫若、于省吾、唐蘭、史樹青等著名學者切磋研討,一致公認,劍上的8個銘文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至於越國的寶劍何以流傳到楚國,還是一個未解的歷史之謎。
(摘自張幼明編著《咵武漢》)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