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城就有門,門當戶對,門庭若市。
武漢的“城”冇得了(正咱看得倒的東湖楚城是1992年倣做的),“門”也冇得(正咱看得倒的漢陽鐵門關是1990年復建的;武昌起義門,還是紀念武昌首義70週年重建的),只留下了一些有名無實的地名。
“城門失火,殃及魚池。”過去城門是不能瞎開的,一是要合乎當時的規格體制,不然當官的丟了烏紗帽事小,搞不好還會掉腦殼;二要利於防洪,武昌城西北臨江一帶,城門為麼事蠻少,主要是出於防洪考慮。
武漢三鎮過去的“門”還是蠻向陽的。
先説哈子漢陽的“門”。 唐朝修的漢陽城,建有八座城門:東是迎春門,南是沙洲門,西是孝感門,北是漢廣門,東南是朝天門,西南是漢南門,西北是下汊門,東北是慶賀門,蠻壯觀。明嘉靖三年,漢陽城按東西南北建有四座城門:朝宗門、鳳山門、南紀門、朝元門。到光緒三十二年(1906),漢陽城只有三座城門:東邊的朝宗門,南邊的南紀門、西邊的鳳山門。正咱東門、西門、南門僅作為地名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武昌的城門,正咱留下來作地名還在叫的蠻多。明洪武年間(1371)修的武昌城定型後,武昌九道“門”:大東門、小東門、竹牌門、新南門、望澤門、平湖門、保安門、草埠門、漢陽門,四面八方各一個。明嘉靖十四年(1535)重修武昌城,改大東門叫賓陽門,新南門叫中和門(辛亥革命後改叫起義門),改望澤門叫望山門,改竹牌門叫文昌門,改草埠門叫武勝門,改小東門叫忠孝門。清光緒年間(1906),湖廣總督張之洞又在中和門和賓陽門之間開了個門,叫通湘門。正咱雖然徒有其“門”,但像大東門、小東門、漢陽門,武漢人叫得還蠻響,起碼曉得在武昌,不是在漢陽。
漢口總是不同款,漢陽、武昌哈叫“城”,獨獨它叫“堡”,堡(城)門留下來作地名正咱還在叫的最多。漢口的最後一個堡是在清同治三年(1864)修的,從西向東開了8座堡門:玉帶門、便門、居仁門、由義門(正咱叫遊藝路)、循禮門、大智門、通濟門、便門。1907年修馬路,漢口堡和這8座堡門哈撤了。1991年,漢口火車站搬了位子後,京漢鐵路市區內的大智門火車站和循禮門貨運站冇用了,成了武漢和中國鐵路史上的重要遺址,留在城市的記憶裏頭。
(摘自張幼明編著《咵武漢》)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