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推動兩岸民間交流邁向新階段
文\曲陽
海峽論壇自2009年創始以來,至今已邁進第五個年頭,即將迎來第五屆盛會。在兩岸關係進入鞏固深化新階段、面臨重要發展機遇的形勢下,回顧總結過去四屆論壇取得的經驗成果,努力辦好第五屆論壇,不斷提升這一論壇的品牌效應和實質影響力,對於促進兩岸民間交流、密切兩岸同胞感情、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範圍最廣的兩岸大型民間交流活動。海峽論壇可謂應運而生、乘勢而起。它緊緊圍繞“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主題,每屆均吸引兩岸上萬名民眾參與,既是兩岸關係出現歷史性轉折的時代産物,又為兩岸關係開創新局面提供了源自民間社會的充足養分,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的力量之源。兩岸同胞共同參與、團結奮鬥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海峽論壇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影響越來越大,從根本上説,正是因為它順應了兩岸民眾要交流、要合作、要發展的共同心願,抓住了兩岸關係向民間拓展、向各領域延伸、向基層紮根的內在要求.
海峽論壇從一開始就顯示出自身的獨特地位,始終保持著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特色。民間性不僅體現在論壇的主辦單位上,而且表現在論壇的舉辦形式、活動安排和議題設置等各個方面.同樣是一年一度的重大活動,海峽論壇與兩岸其他一些交流平臺相比,更加面向民間,更加重視為兩岸民間團體、社會組織及基層民眾之間的交流互動提供機制化的渠道;草根性的突出表現就是由兩岸基層民眾唱主角,以普通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交流成果也直接惠及兩岸同胞.海峽論壇正是由於紮根基層,能接“地氣”,才能保持這種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廣泛性是建立在民間性、草根性基礎之上的,主要體現為論壇的主辦單位涉及眾多領域、覆蓋方方面面參與論壇的人士來自不同地域、從事各行各業、具有不同背景,很多人屬於過去兩岸互動較少觸及的群體尤其是吸引的台灣同胞大多為首次來到大陸。這自然有助於拓寬兩岸大交流的渠道,增進兩岸基層民眾之間的互動,進而構建更為綿密的交流網路。
前四屆海峽論壇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兩岸民眾參與,在於它唱響了合作與發展的主旋律,緊扣民生議題,貼近現實需求。每屆論壇除了大會活動之外還圍繞兩岸經貿文化及基層交流.設置若干個大的板塊及數十場活動.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議題更加聚焦,更為具體,能夠滿足兩岸不同民間團體和社會群體的個性化、小眾化需求,可以最大限度地為兩岸民眾提供平等參與、表達心聲和發揮作用的機會.
論壇是坐而論道、探討問題、尋找思路的平臺,也是開展聯誼,舉辦廟會、農産品展銷等活動的場所為兩岸基層民眾加深彼此了解、密切相互感情、擴大共同利益創造條件。大陸有關部門也把悔峽論壇作為發佈對臺惠民政策的平臺,在每屆論壇上都會針對台灣民眾的需求。推出新的利好措施,並向台灣基層民眾傾斜,力求使更多的台灣民眾共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
海峽論壇的生命力來自於在保持原有定位和特色基礎上的創新升級、與時俱進。每屆論壇都有不同的主議題.內容安排各有側重,亮點紛呈,形式不斷創新,內涵不斷豐富,吸引力不斷增強。第五屆海峽論壇由兩岸各36家共72家單位共同主辦,數量為歷屆之最。論壇以“聚集親隋,共圓夢想”為主題,將生態文明、城鄉發展、美麗中國、民生福祉等主題元素融人各項活動的設計創意,首次將兩岸社會公益、志工服務等議題納入論壇,新增兩岸公益論壇、世界閩南文化節、閩台“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周、海峽兩岸船政文化交流活動周等多項內容.這一系列的安排體現丁兩岸交流向縱深發展的要求,把握住了兩岸社會的脈動。兩岸各主辦單位真正把論壇當成屬於廣大基層民眾的自己的平臺,悉心呵護,貢獻創意與智慧;兩岸基層民眾積極參與,傾心投入,共同成就了論壇的輝煌。
第五屆海峽論壇的帷幕即將拉開,給人們帶來的既有驚喜更有期待.當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備更穩固的基礎、更良好的條件、更強勁的動力。在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這一新任務中,兩岸基層交流和兩岸普通民眾之間的直接互動佔有重要地位。
今後,海峽論壇應當繼續在強化特色上做足文章.為兩岸民間社會、基層組織和普通民眾提供更具吸引力、更為便捷、更加機制化的平臺,進一步拓寬交流領域、擴大接觸面,強化服務功能。在經貿文化交流方面海峽論壇應隨著兩岸經貿文化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形勢,增強針對性.注重實際效果,提升附加價值,為增進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強化兩岸一家人觀念做出更大的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