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砍掉一座架在湖上的橋,廢除2條穿山路。昨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最新編制的規劃圖顯示,已經確立修改3處通道。
在這張圖上,三處修改由北自南:最頂端,是連接漢陽穿過武漢開發區到達漢南的一條湯湖東路。再往南,是靠近龍靈山的硃山湖南路,最後是硃薛路。
原本,湯湖東路將直接在湯湖上架橋,到達漢南的距離最短,不過也將湯湖自然景觀“一劈兩半”,汽車從湖中穿行難免有各種污染,如今湖上橋被取消,改成沿湖修路。硃山湖南路原路線穿過龍靈山,現改道龍靈山北,自山腳蜿蜒。至於硃薛路,未來通行有軌電車需要拓寬,原計劃是將硃山開挖部分勢必破壞坡角,目前計劃也廢止,正在論證新方案,既保證通行也不破壞山體。
武漢立法鎖定基本生態控制線,大車都板塊産城一體全速發展,生態投入一再增加,去年僅綠化資金就超過3億元。
繞開山湖修路,武漢開發區測算,成本確實增加。以湯湖東路為例,如果在湖上架橋,只有建造支出。改成繞湖走,靠近高壓電力線,需要遷改和保護,湖邊部分路段涉及徵地和拆遷,增加大量協調工作。
不過生態賬也算得回來。“2006年,武漢開發區託管軍山,花數百萬元‘買回’硃山採石場,停採閉坑。去年,將其作為‘綠肺’復綠,費用約1億元,修復付出了10多倍的代價,其教訓應該記取。”武漢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説。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