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盧平川江萌成熔興李墨
武漢是一個老工業基地。過去,鋼材、重型機床等是其為數不多的當家産品。
如今,大眾工業産品正從這裡大規模流向全國甚至全球終端消費市場。
武漢市經信委統計,今年元月至2月,神龍、東風本田、東風乘用車等生産汽車18萬多輛,格力、美的、海爾等在漢生産空調168萬套,聯想武漢基地生産手機及平板電腦180萬台。這意味著,武漢平均每天有3000多輛汽車、2.8萬套空調、3萬台手機以及平板電腦走下生産線。
這些“新武漢造”均産自東湖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新城區。由於它們的異軍突起,武漢工業增速令人“驚艷”:2013年,全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低於7.7%的GDP增速。武漢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完成10394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居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一。
從總量到結構,武漢工業進行著一場漂亮的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稱讚:“近年來,武漢瞄準中國産業變遷和轉移的大局,優先發展工業,踏準消費升級節奏,路子走對了!”
從“兩業並舉”到“工業第一”
2010年12月,武漢三環線正式畫圓。武昌、漢口、漢陽這“老三鎮”,與東湖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夏、黃陂等6大新城區間,架起了一條迴圈大動脈。
彼時,國家“十一五”計劃收官。隨著國家擴大內需等戰略深入實施,國際和沿海産業加速向中西部轉移,武漢區位優勢凸顯。有機構測算,企業在武漢經營,包括人力、土地、生活等在內的綜合成本,要比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低40%左右。
時任武漢市市長阮成發既喜且憂。
喜的是,近5年,武漢經濟總量不斷“超車”,位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五名。
憂的是,全市工業總産值遠不如京滬、青島、瀋陽。
實業不振,談何復興大武漢?阮成發提出:未來五年,武漢發展關鍵在工業,必須推進工業強市戰略。
此言一齣,爭議四起:
有人提出,國際上特大城市都是第三産業比重超過製造業。武漢“九省通衢”,理應優先發展服務業。
有人憂慮,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和沿海製造業增速趨緩,工業競爭日趨激烈,大部分産品和産能過剩,發展工業風險太大。
2011年初,剛剛就任武漢市代市長的唐良智判斷:“國內外經濟已到了分化轉型期,中國經濟正由外需拉動轉到內需驅動。隨著産業重心向中西部轉移,武漢區位優勢凸顯,到了工業發力補長期。”
對阮成發、唐良智的意見,專家們十分贊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成金華認為,武漢仍處於工業化中期,尚不能跳開工業來發展第三産業。
當年1月4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議端出“工業倍增”計劃:到2015年,全市工業總産值要由2010年的7004億元增至1.5萬億元,五年內再造一個武漢工業。
在當年的一次武漢市委全會上,阮成發明確提出:“今後一個時期,武漢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不是製造業、服務業‘兩業並舉’,而是工業第一。”
從“雙輪驅動”到“多點開花”
“工業倍增”目標定了,如何實現?增量從何而來?
翻看武漢工業家底:擁有武鋼、武船、武石化等央企,這些是啃了多年的“老本”。上世紀90年代初,有了東湖開發區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新引擎”:一個“馭光”而行,成為世界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産基地,另一個加大“油門”,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個千億元汽車産業基地。20多年來,武漢工業一直圍繞“鋼、車、機、新”,即發展鋼鐵、汽車、機械、高新技術等四大支柱産業,但與發達城市的差距沒有縮小。
“這説明,武漢工業僅靠上述‘一畝三分地’還不行,必須開闢新戰場!”唐良智得出結論。
2011年下半年,武漢市政府要求:兩年內,江夏、蔡甸等6個三環外的新城區分別新建一個2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業示範園,洪山、青山、漢陽等跨三環線的3個中心城區各建成10平方公里工業示範園。東湖和武漢經濟技術兩大開發區也要“擴容”。
規劃確定後,建立“工業倍增周通報”制度,每週排名,每旬匯總,每月調度,逢會必催。
一開始,各城區幹部壓力很大。
江夏、蔡甸等新城區,以往都是“菜籃子”、“後花園”,如今要建工業園。“農民遷拆後,招不來商,地皮曬太陽怎麼辦?”
洪山、青山等中心城區,都是寸土寸金,“工業投資大、見效慢,不如搞房地産”。
更主要的,“如果搞房地産,是別人求我要地;如果搞工業,是我求別人來投資”。
還有不便開口的,“修路建橋,一兩年就可見效;工業項目從建園區到招商、建工廠,直至試産投産,一般需要四五年時間。辛苦招商,可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有些幹部們心中的“小九九”,阮成發和唐良智了然於心,他們大會小會講,“功成不必在我。當幹部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一定要有擔當,謀長遠。”
為優化投資環境,武漢將行政審批事項由原來748項“砍”到259項,審批時限從平均300個工作日壓縮到最長不超過60個工作日。
2010年底,新城區建成的工業園區面積約40平方公里,但到2013年底,工業倍增園區已增至155平方公里。三環線外,新工業主戰場環狀崛起,工業向上突破的空間已經打開。
從“産品輻射”到“集群效應”
栽下梧桐樹,等不來金鳳凰。
從拆遷到平整,再到“七通一平”,各區在新工業園每平方公里平均砸下約4億元。要使投資儘快發揮效益,必須“大招商,招大商”。
江夏區主管工業的副區長盧勝深有感觸地説,以往,江夏工業主要是接受東湖開發區的産業輻射和轉移。2011年後,變為築巢引鳳、主動出擊,招商重點從著眼産品和企業,變為抓産業龍頭。“汽車産業要想法招整車,醫藥行業要抓研發,龍頭招來了,就可以帶來一個産業集群。”
2011年底,在中山艦博物館所在地金口,江夏區投資40多億建設10平方公里的金港新區。獲悉上海通用要建第四個産業基地,江夏區領導馬上向武漢理工大學教授請教,對照汽車製造的環境條件一一準備。2012年正月十五剛過,上汽總裁來江夏,看到仿佛一夜之間平整出來的土地,當即明確表態:選址江夏。
通用汽車武漢整車項目總投資70億元,將於今年6月試産。目前,已有19家配套零部件企業簽約,在江夏投資辦廠。
與江夏一樣,新城區立足各自條件,打造獨具特色的産業集群。兩大開發區嘗試“一區多園”,東湖開發區“追光不唯光”,很快建成“光谷生物城”、“未來科技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再“一車獨大”,白色家電、高端裝備製造業等漸成新支柱。
“工業倍增”計劃推行3年來,武漢市産值過百億企業增至15戶,千億産業由1個增加到6個,分別是汽車及零部件、電子資訊、裝備製造、食品煙草、能源環保、鋼鐵及深加工。
江夏、東西湖區加速推進工業化,去年財政收入均超100億元,成為實力雄厚、人氣漸旺的衛星城。
蔡甸區是一個傳統農業區,區長彭巧娣介紹,3年前,由於沒有工業支撐,蔡甸沒有一個像樣的電影院,街道十分冷清。隨著大批工業項目投産,成萬産業工人聚集,一些民營資本看到機會,近年在該區常福工業園附近投資建了一個五星級賓館和2個大型商業綜合體。
來自武漢市人力資源市場的資訊:今年春季,武漢新增製造業崗位3萬餘個,超過零售、餐飲等服務業,10年來首次登上武漢招工榜首位。
武漢市經信委主任余信國預測:“許多工業倍增項目正進入産能釋放期,‘再造一個工業武漢’的目標肯定可以實現!”
策劃鄒賢啟蔡華東趙洪松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