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6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其中每人平均GDP達到80394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2447美元;2011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萬大關,達2018.6萬人;2011年12月,北京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4%。
按2010年世界銀行劃分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貧富程度標準來看,北京實現的每人平均GDP已處於上中等富裕國家地區的上游,接近富裕國家地區的水準。
2012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78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增幅比上年略低0.4個百分點。北京市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86024元,折合13686美元。
加快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建設,支援文化企業重組、改造和上市,預計文化創意産業總收入超過9000億元,增長20%以上。國內外旅遊人數達到2.1億人次,旅遊總收入3216.2億元。第三産業比重為75.7%。
更新淘汰老舊機動車22.4萬輛,新增純電動車1100輛,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全面下降。
北京是綜合性産業城市,綜合經濟實力保持在全國前列,第三産業規模居中國大陸第一。
2012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第1名。
初步核算,2013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9500.6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61.8億元,增長3%;第二産業增加值4352.3億元,增長8.1%;第三産業增加值14986.5億元,增長7.6%。按常住人口計算,北京市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93213元。三次産業結構由2012年的0.8:22.7:76.5變為0.8:22.3:76.9。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