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阜新概況

阜新蒙醫藥

發佈時間:2014-06-27 16:36:40

  蒙藥是在蒙古民族傳統醫藥學基礎上,汲取了藏、漢等民族以及古印度醫藥學理論的精華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風格的、獨立的醫藥體系,在我國民族藥中佔有重要地位。 

  蒙醫蒙藥治療疑難病症的神奇療效,是蒙古族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積累。蒙醫蒙藥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到元朝時,蒙醫蒙藥的理論、診斷、方劑、制藥等有了文字記載,距今也有近800年的歷史了。清康熙八年,朝廷撥鉅款,在阜新境內的一塊風水寶地——現在的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鄉,建起一座規模宏大的廟宇——瑞應寺。該寺有“東藏小布達拉宮”之稱。在這座寺廟東一公里處,同時建起一座藥師廟,後擴建為“門巴扎倉”,是當時蒙醫藥學的最高學府,相當於今日的醫學院,專門培養“曼冉巴”(相當於醫學博士)和“道布切”(相當於主治醫師)等高中級蒙醫蒙藥人才。 

阜新市台辦供稿

主辦單位:遼寧省阜新市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