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區位於平頂山市區東部,地處豫中山地與豫中平原過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山地,自西向東有落鳧山、平頂山、焦讚山等,南部有湛河,區域面積126.5平方公里,城區面積30.52平方公里。1969年3月設區,1970年2月與新華區合併為中心區,1977年5月恢復衛東區建制,現轄1個鄉,10個街道,37個社區,26個行政村,總人口為29.5萬,有漢、回、滿、蒙古等23個民族。 衛東區有以下幾個特點:
資源豐富。地下水資源,現僅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礦産資源主要為工業用煤,煤係地層厚度800米,純煤總厚度為30米。還有礦泉水、磚瓦粘土、建築石料、煤層氣等其他礦産資源。
歷史悠久。有距今約4000年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和夏代二里頭文化古城蒲城店遺址,它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03至2004年度“田野考古獎”二等獎。此處還有諸葛亮青少年時期生活的地方,諸葛遺墟和諸葛武侯祠,記載著這位歷史傳奇人物在此挑燈夜讀、遊玩嬉戲的身影。門樓張明清民居群展現著當時人們生活的場景,令人置身於時空交錯的回憶之中。
交通便利。漯寶鐵路橫穿而過,連接京廣、焦枝兩大幹線,全國最大的火車貨場發送站,平頂山東站位於轄區東部。許平南高速公路已經全線貫通,國家二級公路幹線311國道縱貫南北,河南省汽車運輸公司平頂山汽車站客運服務遍及全省各地和全國各大城市。
設施完善。轄區供水、供電、供暖、供氣充足,文化娛樂、教育體育、醫療衛生等市政設施齊全,現代通訊設備完善,可與世界各地進行聲訊和圖文交換;道路交通方便快捷,生活設施齊全,居住環境優美,已初具現代化城區規模。
經濟繁榮。我區是以能源工業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區。轄區有平煤集團一礦、八礦、十礦、十二礦和平煤集團田莊選煤廠、中國神馬(集團)有限公司、河南天宏焦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平頂山鴻翔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等一大批國有控股骨幹企業,工業經濟強勁增長。積極實施“工業興區”戰略,依託轄區大中型企業,發展配套産業,制訂一系列加快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設施齊全、功能完善、服務優良的工業園區。目前,明源工業園已經基本建成投産,廣廈科技工業園區正在加緊建設中。第三産業全面繁榮,商貿餐飲、金融資訊、科技諮詢、房地産等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如建成了平頂山貿易廣場、平頂山花卉大世界、平頂山建材大世界等一批大型專業市場,努力打造豫西南一流的物流基地。特色農業方興未艾。金牛山風景石榴園被評為全國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點,建成了石榴、杏等水果、蔬菜無公害基地。2010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06.4億元,同比增長21%;地方財政收入4.4億元,增長15.7%;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2.3億元,增長2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5億元,增長26.5%;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7056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7520元,均增長9%,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省、市前列。
社會和諧。堅持以人為本,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先後榮獲“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和“全省文明城區”、“全省文化建設先進區”、“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區”、“全省林業生態區”等20多項國家、省級榮譽。
城市在發展,衛東在前進。衛東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城市建設與管理,努力向著開放、繁榮、和諧的現代化城區目標邁進。
孜孜追求,成就今日輝煌;只爭朝夕,飛越明日夢想。開放的衛東,熱情的衛東,真誠歡迎您的到來!
衛東區轄12個街道辦事處:東高皇街道 五一路街道 優越路街道 建設路街道 東安路街道 東環路街道 東工人鎮 光華路街道 鴻鷹街道 皇臺街道 北環路街道 蒲城街道
主辦單位:平頂山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