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現轄區域文化發祥較早,歷史悠久,地上地下遺留文物十分豐富;歷代名人輩出,文人騷客和書壇名家留下瑰麗詩篇和價值連城的翰墨刻石。
平頂山市現轄區域文化發祥較早,歷史悠久,地上地下遺留文物十分豐富;歷代名人輩出,文人騷客和書壇名家留下瑰麗詩篇和價值連城的翰墨刻石;勞動人民創造了豐富多采的民歌、民謠、神話、傳説、舞蹈、戲劇、曲藝等種類繁多的文藝形式。
郊區出土的吹奏樂器“陶塤”,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已六千多年。唐代詩人劉希夷、元結寫下了動人的詩章,死後分別葬在臨汝和魯山境內。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為元結撰文書丹的墓誌銘,今仍存于魯山,是我國書法中極為珍貴的作品之一。宋代理學家程顥曾監酒、講學於今寶豐縣商酒務,留下“酒務春風”的美譽。詩人、書法家,宋代“蘇、黃、米、蔡”之一的黃庭堅書寫的《幽蘭賦》石刻現存于葉縣。“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蘇轍選中郟縣“小峨嵋”作為歸瘞之地,“蘇墳夜雨”為郟縣八景之一。金代詩人元好問曾在寶豐留下“春風著人不覺醉,快卷更須三百杯”之佳句。書法家趙子昂書哈剌碑今存郟縣。戲劇家關漢卿曾攜大都名優朱簾秀來臨汝並與名伶忠都秀共演《望江亭》、《救風塵》、《竇娥冤》等雜劇。明清以來,名人學者眾多。明末李自成大順政權的丞相牛金星為寶豐人。清代小説家李綠園寫下長篇小説《歧路燈》、劇本《東郭傳奇》、《破山斧》等作品。臨汝人朱萬明於民國15年(1926年)完成了從民間歌舞高蹺曲向戲曲高臺曲的過渡,開河南曲劇之先河。
1995年10月,中國第二屆曲藝節在平頂山市舉行,展示了本地豐富的文化積澱。江澤民、李鵬親為題詞,江澤民題詞為"弘揚民族文化,繁榮曲藝事業",李鵬題詞為"中原名城,曲藝之鄉"。中國曲藝家協會命名平頂山市為"中國曲藝城",命名寶豐縣為"曲藝之鄉"。至2000年,全市有文化館10個、文化站98個,影劇院和對社會開放俱樂部52座,書店門市部30個。有豫劇、曲劇、越調等藝術團體9個。
馬街書會,是曲藝藝人亮書競藝的活動。該會自元代以來經年不衰,成為曲藝界的傳統節日。每年正月十三日,成百上千的藝人從省內外雲集寶豐縣馬街,會書亮藝。著名評書演員劉蘭芳、墜子錶演藝術家趙錚、相聲演員姜昆、評話演員朱慶濤、全國曲協主席陶鈍等都曾親臨書會獻藝指導。
郟縣堂街賽馬活動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傳説,賽馬活動始於三國時期。建安二十五年(221年)正月,曹操駐軍郟縣摩坡,為徐晃出兵獲勝開慶功會,將士與當地群眾在方圓15華里駐地縱馬馳騁,比賽騎術,十三班銅器按照曹操親自改定的慶功鑼鼓曲譜為之助興。13年後,傳説摩坡井中青龍出現,魏明帝曹睿駕幸觀龍,改年號“太和”為“青龍”,舉國慶賀,摩坡百姓依舊制組織盛大的賽馬活動。自此民間相沿成俗,賽馬成為當地一年一度的春節文化娛樂活動。清代後期賽馬活動停止。1986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辦解放後首屆賽馬會。參加賽馬的騎手年幼的僅12歲,年長的72歲,四鄉群眾數萬人趕來觀看,不少銅器班也趕來助興。賽馬活動成了當地群眾娛樂、集貿的一大盛事。
[社區文化] 2004年,以社區文化建設為重點,以節慶文化活動為主線,按照“狠抓兩頭(少兒文化和老年文化)、全面推進”的思路,開展了平頂山市大型文化活動推倡年社會藝術考級、第三屆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等工作,舉辦了平頂山市第十屆美術作品展、市第五屆聲樂大賽、北京新秧歌舞骨幹培訓、“藝術天地”個人才藝月月行、慶祝建國55週年演唱比賽和迎國慶文藝晚會等活動。直接參與活動人員超過5萬人(次),受益群眾60萬人(次)。為配合文化先進縣、文化先進鄉的創建和民族民間文化保護項目申報工作,實施了“萬村”書架、“2131”等工程,開展了文化下鄉、圖書配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項目挑選論證等工作。在文化下鄉活動中,共送書下鄉1萬多冊,幫助農村設立了6個圖書流通站,幫助11個村建立了圖書室;專業人員到農村輔導文藝骨幹2900多人(次),幫助基層開展活動700多場(次)。
[藝術工作] 2004年,全市共創作各種題材文藝作品30多件,徵集各種文藝形式作品119件。市豫劇團和曲劇團全年送戲下鄉演出400多場(次),觀眾超過150萬人(次),創下了演出場次、觀眾人次兩項新的紀錄。藝術學校在全省藝術學校各類評比活動中,成績名列前茅。參加了省藝術中專第三屆戲曲舞蹈大賽、省第二屆“紅梅獎”評比、省第二屆合唱節、“中原文化非洲行”中國書畫展、第十三屆全國“群星獎”評比等省級以上文藝賽事12次,共獲得各類獎項30多個(其中一等獎19個、二等獎6個)。在全國第十三屆“群星獎”評比中,平頂山市選送的《玲玲的眼睛》獲優秀作品獎;在省文化系統藝術中專第三屆戲曲、舞蹈大賽中,平頂山市選送的《盜仙草》和《追潮》分獲戲曲、舞蹈類一等獎、《國風》獲舞蹈類二等獎。
[文藝活動] “世界劉氏第四屆尋根聯誼大會書畫邀請展”展出世界劉姓書畫作品100多件;“2004迎新春義寫春聯活動”為市民奉送春聯達千余幅;“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週年書法、美術、攝影展覽”展出作品150幅;“2004年中國平頂山市國際標準舞全國公開賽”吸引了40多支代表隊的600多對選手參加。還有“迎新春平頂山市首屆音樂會”、“豫劇表演家方素珍個人演唱會”、與河南省《傳奇文學》編輯部聯合召開了“全國傳奇文學作品研討會”、“2004中秋書畫藝術筆會”、“統戰杯”書畫展、“平頂山市第七屆美展”、“舞鋼市首屆奇石展銷會”、“5.1”書畫筆會等。
主辦單位:平頂山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