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贛臺心橋 > 兩岸關係

藍綠平手 各有隱憂——臺“立委”補選結果觀察

發佈時間:2015-03-26 16:11:05

  2月7日,台灣地區第8屆“立委”補選投票結果揭曉。在5個補選席次中,國民黨獲2席,苗栗縣候選人徐志榮、南投縣候選人許淑華當選;民進黨獲3席,台中市候選人黃同書、彰化縣候選人陳素月、屏東縣候選人莊瑞雄當選,藍綠“立委”席次補選維持原狀。民進黨認為,其住3個選區得票都有增長,維持了該黨“九合一”選舉以來的勢頭。但這一結果對國民黨而言。也有一定的“止血”效果選舉結果也顯示,民進黨要想爭取更多選民認同仍有困難,國民黨的內部整合仍足一項長期任務。

  補選情況

  由於台中市第六選區民進黨籍“立委”林佳龍、彰化縣第四選區民進黨籍“立委”魏明谷、苗栗縣第二選區同民黨籍“立委”徐耀昌、南投縣第二選區國民黨籍“立委”林明溱、屏東縣第三選區民進黨籍“立委”潘孟安等5人在去年11月“九合一”選舉中分別當選縣市長,不能再任“立委”,而他們的任期還剩1年多時問,按照台灣民意代表選舉法有關規定,必須辦理補選。其巾,林佳龍與魏明谷去年11月25日辭去“立委”一職,應于2月24日前補選,其他3人在當選縣長後辭職,應于3月24日前補選二台選務部門為簡並選舉和簡化選務,最終定在2月7口同時補選。

  儘管此次補選對臺“立法院”生態並無實質影響,但對國、民兩黨都有較強的象徵意義。對民進黨而言,如果能爭取更多席次,則可延續“九合一”勝選氣勢,為2016年“總統”大選創造更佳氛圍;對國民黨可言,不僅是朱立倫擔任黨主席後的第一戰,事關面子問題,更攸關國民黨能否止住“九合一”選後的頹勢,重振士氣。因而兩黨都推出強棒人選。苗栗縣第二選區,國民黨徵召前公館鄉長徐志榮;民進黨原本有意禮讓“太陽花學運”骨幹分子林為廷,企圖借林為廷的高知名度,在“艱困”選區複製“何文哲模式”,但因林為廷傳出性騷擾醜聞,民進黨被迫改推不分區“立委”吳宜臻。台中市第六選區.國民黨徵召剛卸任的台中市副市長長蕭家淇;民進黨則徵召現任市議員黃同書。彰化縣第四選區,國民黨提名剛卸任的縣長卓伯源;民進黨提名前縣議員陳素月。南投縣第二選區,同民黨徵召剛禦任的南投市長許淑華;民進黨徵召前“立委”湯火聖屏東縣第三選區,同民黨徵召前“立委”廖婉汝;民進黨徵召前台北市黨部主委莊瑞雄參選。

  選舉特點

  首先,兩黨參選人都有很強實力同民黨方面,本次提名基本嚴格遵循“存地”、“實力”等原則,所提人選在當地都有知名度。苗栗縣徐志榮是當地政壇老將,並得到前任縣長張秋華、傅學鵬、劉政鴻和現任縣長徐耀呂全力支援、台中市蕭家淇任副市長達10年之久,長期為圍民黨參選人抬轎,有“人和”優勢,競選日寸也得到原市府班底的全力支援。彰化縣卓伯源除是剛卸任的縣長,還曾是該選區選出的“立委”。南投縣許淑華在南投市長任內以行事細膩、作風明快、年輕有創意著稱,並得到新科縣長林明溱、縣議會議長何勝豐、新任南投市長宋懷琳、南投市代會主席張秀枝等地方要角力挺。屏東縣廖婉汝出身恒春半島,曾長期任“同代”、“立委”等職,當地知名度較高。

  民進黨提名人選實力也不差。苗栗縣吳宦臻任不分區“立委”近3年,在當地頗有知名度。台中市黃國書不儀連任5屆市議員,基層實力雄厚,並在此次議員選舉時主動配票,使同黨的江肇國以最高票當選,頗受綠營支援者認同。彰化縣陳素月“九合一”選舉時接受民進黨徵召轉戰員林鎮長,雖最終失利,卻獲得“顧全大局”的稱讚。南投縣湯火聖曾任兩屆“立委”,並獲親民黨出身的前“立委”陳振盛支援。屏東縣莊瑞雄雖長期在台北市生活工作,但在“九合一”選舉時便與現任縣長潘孟案綁定參選,打出“縣長潘孟安、立委莊瑞雄”旗號,可稱佈局最早,並得到新科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助陣。

  其次,民進黨準備較國民黨充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此次“立委”補選與2016年“大選”綁在一起,甚至公開喊出“五席全上”的目標,選前整合工作成功,避免了綠營分裂參選。反觀國民黨,除彰化、南投有脫黨參選者外,屏東一直就有廖婉汝所在“林派”與前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曾永權所屬“張派”之問不和的傳聞。輔選過程中,蔡英文多次進入每個選區進行拉票,民進黨籍縣市長全力出動,其他要角如蘇貞昌等也不遺餘力。國民黨方面,朱立倫雖也有不少輔選行程,但受制新北市政,仍無法全力輔選,輔選工作主要落在副主席郝龍斌、秘書長李四川等人身上。國民黨最初所定曰標是“保二搶三拼四”,但在整合不易、動員不力的形勢下,最後目標僅定格于“保二”。

  第三,此次選舉投票率超低。以往島內“立委”補選,一般都有5成左右的投票率。而此次投票率再創新低,台中投票率為30.76%、彰化為37.56%,、苗栗為35.15%、南投為37.07%,、屏東為32.44%。

  幾點觀察

  國民黨暫時穩住陣腳。此次“立委”補選,民進黨原本想借“九合一”狂勝之勢徹底擊潰國民黨信心,因而民進黨各派勢力傾巢而出,甚至以“五席全上”進行信心喊話。但最終結果顯示,民進黨未能展現勢如破竹之勢,再增“立委”席次;國民黨也並未兵敗如山倒,繼“九合一”慘敗後“失血不止”,實現了“保二”目標、有島內輿論認為,國民黨得票數在繼續減少,是“小贏大輸”,但也有評論分析,若反向思維,同民黨最終能頂住大敗之後人心不穩、各界看衰的壓力迅速“止血”,維持“立委”席次的整體平盤,已顯示該黨暫時穩住了陣腳。這對新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對國民黨基層黨員,以及國民黨支援者而言,其實也是一種鼓勵。

  台灣民眾對國、民兩黨都在觀望。此次“立委”補選,雖然參選人都是兩黨在當地的“一時之選”,且兩黨使出渾身解數,賣力輔選,但投票率卻再創新低,昕有當選者得票率都沒有超過4成,説明台灣選民對兩黨都缺乏熱情。究其原因,不能怪罪選民懶於投票,而是兩黨對選民都缺乏感召力。民進黨對2016年重新執政信心滿滿,但在兩岸路線等重大問題上至今沒有實質調整,而是在坐等國民黨失敗;國民黨雖喊汁改革、重新出發等口號,但也沒有實質性動作改變選民的觀感。投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台灣選民對兩黨都不放心,都還在觀望,或是期待兩黨都有所改變。

  國民黨內部團結問題仍有待改進。早在比次“立委”補選前,就有苗頭顯示,國民黨地方派系矛盾是其最大隱憂。選後結果也證明,國民黨雖在每個選區的提名人郜“大有來頭”,但如果派系整合失效,就一定會輸。最典型的事例發生在彰化縣。國民黨提名的卓伯源曾任“訌委”與縣長等職,主要對手民進黨籍陳素月僅曾任縣議員。一般來説,無論是能力還是知名度, 卓伯源都勝出一籌,但最終仍然失利根據島內輿論的説法,國民黨黨除提名過程有瑕疵外,更主要的是,不少藍營實力派人物認為,卓們源在縣長選舉時輔選不力,因而在卓伯源參加此次“立委”補選時,除有人拱洪麗娜以無黨籍身份參選而分散票源外,地方實力派對輔選也是意興闌珊,或出工不出力,這一結果“不是絕對太令人意外”。(文 黨朝勝《兩岸關係》)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