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選”“三道坎” 蔡英文的“總統夢”勝算有多少?
掐指算來,距台灣2016年“大選”、藍綠兩大陣營再度角逐的日子僅剩9個來月時間。隨著大選的日益臨近,島內兩大陣營的“總統”人選備受各界關注。去年台灣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聲勢大漲,目前似乎掌握了明年“大選”的先機,從而,急不可耐地確定了黨內“明星人物”蔡英文作為“總統”候選人。在民進黨內“讓蔡英文出馬,幫蔡英文扶上‘大位’”似乎已成為綠營的共識。相反,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出乎意料的以慘敗收場,給國民黨造成了極大的“內傷”。直至今日國民黨似乎仍難以從慘敗的泥潭中自拔。日前,國民黨的部分“中常委”竟然認為,島內輿論普遍看好民進黨會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明年將再度政黨輪替,“立委”選舉國民黨將無法過半。果真會如此嗎?我認為,無論蔡英文的呼聲多高,目前就下此定論還為時過早。蔡英文要想使她的“總統美夢”成真,擺在她面前的至少有三道難以跨越的坎。
一是蔡英文難過台灣民心之坎。一方面蔡英文的執政能力始終是民眾的一大疑慮,民眾對此難以放心。被視為是2016“大選”前哨戰的“九合一選舉”,雖然以民進黨的勝利和國民黨的慘敗而告終,但這並不代表台灣民眾對民進黨的絕對信任和對蔡英文某些疑慮的消除,從而提前給2016“大選”妄下斷言。反言之,國民黨雖然在此次選舉中大敗,並不意味民眾對國民黨的徹底絕望,也不代表選民對國民黨現行政策的徹底不信任。九合一選舉,從某種角度而言,只是台灣民眾對2012馬英九連任以來,包括油電雙漲、薪資停滯、物價上揚以及食安連環爆的一連串事件,所累積不滿的反映。是選民對國民黨的一次“懲罰性投票”。其實,台灣民眾心裏都有一本賬。台灣的經濟、民生、社會發展無疑是他們最為關注的焦點,是促使他們手中的一票最終投向哪方的原因。對於2016年的選舉,可以説兩岸議題仍然是最重要勝選因素。台灣的經濟、民生、社會發展,早已與大陸緊密相連,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局面。毋庸置疑,對藍綠雙方而言,兩岸議題直接影響到台灣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走向,直接影響到民生。可以説兩岸議題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民意。如果民進黨在這些問題上依舊原地踏步、固步自封,不顧台灣的經濟發展,進而忽略到民眾的需求和切身利益,那麼就等於自動退出藍綠兩岸政策的比拼,繼續讓國民黨佔著兩岸政策的制高點,那麼,其最終結果,必然使一度倒向民進黨的中間選民的意願重新發生逆轉。另一方面,民進黨仍與貪腐糾纏不清,讓民眾很不放心。蔡英文作為民進黨主席,本應該帶領民進黨擺脫阿扁貪腐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走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但從通過蔡對徐曝料阿扁貪腐事件的處理,可以清楚地看出民進黨和蔡英文是無力擺脫阿扁的影響和控制的。蔡英文被阿扁所捆綁,民進黨被阿扁和“台獨”基本教義派所綁架是不爭的事實。由此可見,民進黨和蔡英文並沒有真正地反省和糾錯的能力,明知貪腐為社會公害,眾人所唾棄,但他們卻無力與之切割,更無法擺脫,且與之糾纏不休。試問,一個沒有是非曲直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如果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她又怎能夠帶領台灣走上一個公平、清廉、透明的社會?一個缺乏自省和糾錯的政黨如何能讓台灣人民放心?任何一個有理性的選民,誰又會把選票投給這樣一個與貪腐糾纏不清的政黨和候選人呢?
二是蔡英文難過美國支援的坎。兩岸關係發展與台灣“大選”仍是美方關注焦點。由於現實的國際政治的制約,美國因素一直對兩岸關係有很大的影響。美國雖然在台灣問題上陰奉陽違、兩面三刀,但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大陸是一致的。就美國的國家利益而言,美國一方面當然不希望兩岸統一或走得太近,但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兩岸關係出現動蕩,從而將美國捲入兩岸的衝突漩渦中。陳水扁執政時,由於兩岸關係的動蕩,在外事領域出現包括“外事迷航”在內的種種暴走事件,迄今仍然讓人記憶猶新。美國絕不願看到類似的暴走現象的出現,民進黨要想跨過美國這道門坎,無疑需要提出一套讓美國放心的具體的兩岸論述,只有這樣才能讓美國對其有所相信。然而,原打算過完春節就前往美國參訪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卻不斷推遲訪問日程,有民進黨內人士透露,原因在於蔡英文至今沒有拿出能讓美國覺得信任、能讓大陸接受和台灣民眾感到放心的兩岸政策,因此,美國暫沒安排其訪美日程。台灣大選前,蔡英文想要跨過這道坎,仍困惑重重。
三是蔡英文難過兩岸政策的坎。“九二共識”被認為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回暖,走向和平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蔡英文並非不明白世人皆知的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雙方不可能在2008年6月恢復兩會制度性協商;如果沒有九二共識,不可能先後達成ECFA等18項協議和多項共識;如果沒能九二共訓,兩岸不可能形成今天的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大交流態勢。為此,大陸方面多次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之“錨”,其核心就是“一個中國”原則。大陸領導人在兩會期間警告,如兩岸交流基礎不牢,兩岸關係將會變得“地動山搖”。然而,在大陸為未來兩岸關係劃下紅線後,自持攜台灣民意的民進黨及其黨主席蔡英文仍刻意回避“九二共識”, 始終未在公開場合作出正面回應,只是“猶抱琵笆半遮面”的用一些所謂“三個堅持,三個有利” 等空洞無物、避重就輕的餛飩的概念來搪塞。説白了,蔡英文根本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骨子裏是地道的“台獨”派。
可以斷言,蔡英文和民進黨為了爭取選民、穩住大陸、應付美國、打擊國民黨,必然會機關算盡。面對選民,蔡英文強調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既得利益,同時突出渲染“台灣主體性”,攻擊馬英九和國民黨“賣臺”;對於大陸蔡英文只是強調和平、穩定、交流,卻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頑固堅守“台獨黨綱”;對於美國,她一再表態不會重蹈陳水扁執政覆轍,卻又不直接回答其對“九二共識”的疑問、不明確答應美國的全部條件;對於國民黨的大陸政策她橫加指責,但又不敢明確切割,更不敢將馬英九任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全盤否定,甚至還羞羞答答地示意要全盤接收;對於“台獨”基本教義派,她強調堅守民進黨基本價值,但與“急獨”路線又保持一定距離;我們要問,蔡英文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的立場能堅持多久?如果蔡英文仍不改弦易張,最終的結果將不會是“人民滿意,美國接受、大陸忍受”,而是人民不滿意,美國不接受,大陸不容忍了。
所以説,蔡英文面對2016年大選的確毫無驕傲樂觀的本錢可言。
(九江市台辦 汪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