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在15——40米之間,坡降為萬分之十一。地貌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95.3%,低山殘丘面積僅佔4.7%。以寒武和奧陶係地層形成的山丘,分兩列由東北向西南延伸。山地一般高程約200米,最高峰是濉溪縣的老龍脊,海拔為362米,次高峰是市政府所在地的相山,海拔為342米,其餘平原海拔高度在22.5~37.0米之間。
本市河流有十多條,總長378公里,主要河流有濉河、南沱河、閘河、龍岱河、岱河、龍河、湘西河、洪鹼河、巴河、王引河、新北沱河、包河、澮河、懈河、北淝河等自然和人工河流。全市因採煤塌陷土地已達15000公頃,形成永久性水面4000公頃,季節性水面5000公頃。
【氣候特徵】淮北市地處北溫帶,屬北方型大陸性氣候與濕潤性氣候之間的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202天。
【環境品質】
一、環境空氣品質
1、二氧化硫。全市各測點的日平均濃度在0.007~0.0507mg/m3之間,月平均值為0.021mg/m3,各測點的日平均濃度均達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要求。
2、二氧化氮。各測點的日平均濃度在0.006~0.050mg/m3之間,月平均值為0.017mg/m3,各測點的日平均濃度均符合一級標準要求。
3、可吸入顆粒物。各測點日平均濃度值在0.036~0.152mg/m3之間,月平均值為0.099mg/m3,各測點的日平均濃度均達到二級標準要求。
表1 環境空氣品質狀況(API)統計表
監測點名稱 |
空氣品質級別比例(%) |
品質描述 |
首要 污染物 | |||
Ⅰ |
Ⅱ |
Ⅲ1 |
Ⅲ2 | |||
市監測站 |
3.2 |
96.8 |
0 |
0 |
良好 |
PM10 |
職業技術學院 |
0 |
100 |
0 |
0 |
良好 |
PM10 |
烈山區政府 |
9.7 |
87.1 |
3.2 |
0 |
基本良好 |
PM10 |
全市平均 |
3.2 |
96.8 |
0 |
0 |
良好 |
PM10 |
由表1可知,我市環境空氣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全市平均環境空氣品質屬於Ⅰ級的天數為1天,Ⅱ級的天數為30天,顯示全市環境空氣品質良好。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平均環境空氣品質無明顯變化。
二、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地下水)水質
表2 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環境評價結果
井 位 |
F(平均) |
Fmax |
F |
品質評價 |
910廠(北部匯水區) |
0.455 |
3 |
2.15 |
良好Ⅲ(Ⅰ)類 |
煤師院(東部匯水區) |
0.364 |
3 |
2.14 |
良好Ⅲ(Ⅰ)類 |
一中(西部匯水區) |
0.455 |
3 |
2.15 |
良好Ⅲ(Ⅰ)類 |
財校(南部匯水區) |
0.364 |
3 |
2.14 |
良好Ⅲ(Ⅰ)類 |
自來水公司(中部匯水區) |
0.364 |
3 |
2.14 |
良好Ⅲ(Ⅰ)類 |
市政工程處(中部匯水區) |
0.364 |
3 |
2.14 |
良好Ⅲ(Ⅰ)類 |
監測結果顯示:六個匯水區水質均達到《地下水品質標準》(GB/T14848-93)Ⅲ類標準要求,水質良好。與去年同期相比,各匯水區無明顯變化。
三、淮河流域目標控制斷面水質
1、東沙河臨渙集斷面水質重度污染,水質類別為劣Ⅴ類。與去年同期相比水質顯著惡化。
2、沱河小王橋斷面水質輕度污染,水質類別為Ⅳ類。與去年同期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
四、城市功能區定點噪聲
對7個環境噪聲功能區監測點分別進行二十四小時的連續噪聲監測。我市部份功能區晝間噪聲比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改善。夜間噪聲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但部分測點仍然超標嚴重。
五、地表水環境品質
對境內濉河、沱河、楊莊塌陷區和澮河等水體共14個斷面進行了監測,淮北市地表水環境總體屬中度污染,其中水質中度污染斷面9個,佔64.3%;中度污染斷面5個,佔36.7%。
主辦單位:淮北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