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觀俯察代結繩,萬古猶記羲聖名。
樓頂殘雪暖初化,寒崖凍草欣欲榮。
神話眩世誑黎庶,科學興邦辨視聽。
不妨有巢窟中覓,巔上岩畫透真容。
樓頂山在淮北市東部,距市區15公里,山脊主峰與宿州交界,海拔292米。1992年10月在山頂發現遠古岩畫。
岩畫刻于主峰偏西側坡面上,有鳥型,爬行動物(龍形)及符號。與岩畫混雜在一起的尚有古生物印痕化石①。這與古籍記載之伏羲氏仰觀俯察、遠取近收、擬鳥獸之跡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的史實相符。尤其伏羲以龍紀官,更與近之。古代龍鳳圖騰起源當在東南方。傳説之三神山之一的瀛洲亦當在淮黃流域而非在東海水中。樓頂山東北之官山或者就是瀛洲中之瑯琊臺之一。《遁甲開山圖》雲:“石樓山在瑯琊,昔有巢氏居此山南”。考樓頂山以形名,遠望之若空中層樓。岩畫西側伸出之懸崖正是絕好巢穴。至今仍可避風雨,下山即到平原水源處,正是古人類極難尋找之棲息場所。官山在遠古時也應為淮北天文觀測點之一,樓頂山古人類留下遺跡應與之有必然聯繫。樓頂山介於烈山、官山②、相山之間,西邊開闊的山間盆地,應是孕育淮夷文明的重要場區,周邊眾多新石器時代遺址可為之佐證。在樓頂山不僅可以欣賞到那神秘的岩畫,山中的風光更是清新宜人,立於山頂,那種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油然而生。
注:①印痕化石:古生物中一些硬殼爬行類、鑽孔棲息類動物在軟泥中爬行留下的痕跡,後成為化石,有伊迪卡拉群等種類。
②官山:在蕭縣境內,主峰海拔408米,上有山洞、地平日晷操平水槽,古刻畫符號等遺跡。
資訊來源: 淮北日報
主辦單位:淮北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