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兩岸交流基地

貴陽孔學堂簡介

發佈時間:2015-07-11 09:02:00

  貴陽孔學堂位於著名風景區——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中段,背倚大將山,俯瞰花溪河,佔地460畝。總佈局分為已建成的“公眾教化區”和正在建設的“中華文化研修園”,主要功能為學習、研究、教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匯聚海內外儒學名家,交流學術成果,開闢國學講堂,誦讀傳統經典,演習文明禮儀,兼具典藏與陳列等。由中天城投集團、宏立城公司、凱宏公司等捐資15億元建設。

  公眾教化區(貴陽孔學堂一期)佔地130畝,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禮儀廣場、大成殿、明倫堂、六藝學宮、鄉賢祠、陽明祠、奎文閣、杏壇及高9.28米的孔子行教像等。項目于2011年7月動工,2012年9月28日(即孔子誕辰2563週年紀念日)落成,2013年1月1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2013年10月,貴陽孔學堂與國際儒學聯合會(ICA)等聯手建設“中華文化研修園”(貴陽孔學堂二期),致力打造研究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性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術研究成果的産出高地,傳播和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規劃用地面積327畝,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主要由文化街、研修園、研修社區、草堂、文化園林及相應配套設施組成,計劃于2014年11月建成。

  貴陽孔學堂公眾教化區建成開放後,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深受廣大市民喜愛。一是舉辦優秀傳統文化講座。杜維明、王蒙、紀寶成、于丹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在此先後開講。採取媒體預告,網路、電話報名,聽眾自願、免費參加,報名踴躍,興致盎然。目前,每個雙休日都有講座,已舉辦150余場,累計聽眾5萬餘人。去年7月20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儒學生態分論壇”在此舉行。去年7月28日,參加孔子學院總部理事座談會的國內外專家考察了孔學堂,給予高度評價。二是開展傳統文化師資培訓。孔學堂採取學術報告與經典吟誦、國學課觀摩和互動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師國學素養,提升推廣國學的水準和能力。目前,已對貴陽市2000余名任課教師進行了相關教學培訓。三是向中小學生普及傳統文化知識。編寫學前、小學生、中學生《國學教育讀本》,首批投放23萬冊,推動傳統文化進課堂。每週一至週五下午在六藝學宮開展誦讀經典、介紹民族英雄、練習書法、演習禮樂等活動,已有上萬學生接受培訓。四是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在孔學堂至善廳設立貴陽市“道德講堂總堂”,由各區(市、縣)輪流承辦“道德講堂”活動,大力倡導忠孝、仁義、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五是開展文化民俗和禮儀活動。禮儀廣場可容納5000人,在這裡舉辦了“我們的節日”等大型活動,開展了春節文化廟會,以及清明、端午等文化周活動。2014年春節期間,舉辦了歷時10天的孔學堂春節文化廟會,參觀人數達14萬人,引起強烈反響,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以“這個廟會不一般,這個學堂不簡單”為題進行了專題報道。舉辦大型成人禮、婚禮,教育青年感恩、孝悌、報效。舉辦大型開筆禮,引導少年兒童破蒙啟智、立德。六是積極引進國內外著名大學入駐中華文化研修園。目前,已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達成初步協議,由各大學在孔學堂掛牌成立國學研究貴陽基地。七是已獲國家批准,設立孔學堂雜誌社、孔學堂書局,專事發表、出版傳統文化研究成果。同時,正在籌建孔學堂網站,打造傳統文化網路傳播平臺。八是設立孔學堂基金會,預計募資兩億元,資助孔學堂課題研究、成果出版和教授、博士津貼等。目前,已募集5000萬元,今年3月6日,用100萬元資助俄羅斯著名漢學家齊赫文斯基主編的《中國通史》(俄文版)。

  貴陽孔學堂落成以來,胡錦濤、劉雲山、李嵐清、李源潮、趙樂際、胡春華、戴秉國、楊潔篪、徐匡迪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視察,作出重要指示。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參觀後予以高度評價。

  2014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專門問及貴陽孔學堂有關情況,並給予充分肯定。

  貴陽孔學堂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發揮在促進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培育增強民族文化自覺自信、形成良好道德風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主辦單位:貴州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