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是一所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
河海大學的前身是1915年在南京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專門培養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學府。1952-1985年間校名為“華東水利學院”,1985年恢復“河海大學”傳統校名。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
學校共有南京校本部和常州、江寧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32公頃。下設13所專業學院,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部省級重點學科,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水利部重點實驗室,2個部省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博士後流動站,10個博士點,38個碩士點,44個本科專業。教職工2800余名,其中,中科院、工程院雙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740余名,博士生導師90余名,另有6名院士受聘擔任學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學歷教育學生24000名,其中研究生2500余名,本科生14000名。建國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學歷教育畢業生(含外國留學生)6萬餘名。現有各類建築總面積近63萬平方米,其中圖書館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26萬冊,中外文期刊2000余種以及一批電子類文獻。學校科研規模持續發展,2001年成立科學研究院,科技合同經費達1.3億元。學校完成“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任務,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並獲得好評。
近十年來,學校獲國家及部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重點課程獎、優秀教材獎等60多項;有230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部省級獎勵,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在理論上有重大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學校被評為全國以及江蘇省“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文明單位”,連續11年被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4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稱號。
跨入新的世紀,河海孕育著新的輝煌。2001年教育部、水利部正式簽訂共建河海大學的協議,將為學校在新世紀的發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援。學校成立了合作發展委員會,與全國水利、電力、交通、環保、教育、金融、社科等系統的108家企事業單位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為促進學校深入開展産學研結合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在新的世紀,河海人將牢記江澤民總書記寄予的重托和願望:“面向未來,開拓進取,進一步發展水利教育事業”,滿懷信心,奮發有為,為實現高水準特色大學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
江蘇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