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碑刻博物館

該館于1985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該館現藏碑刻13co余方,其中宋代以來的傳世名碑、明清蘇州工商經濟碑刻是該館的珍貴藏品。還保存有明清以來的各類孤本、摹本拓片(本)200O余張(冊),也是館藏文物中的重要藏品。
該館的基本陳列有:“孔子文化石刻資料陳列”。“歷代書法藝術五到陳列”、“清代蘇州工商經濟碑刻陳列”、“古代蘇州農業經濟碑刻陳列”、“天文圖、地理圖、帝王紹運圖、平江圖碑刻陳列”、“儒學碑刻陳列”、“圖像碑刻陳列”等,其中以宋代“天文 圖、地理圖、帝王紹運圖、平江圖碑刻陳列”、‘清代蘇州工商經濟碑刻陳列”具有代表性。藏品有聞名於世的四通宋碑《天文圖》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東方星象測繪圖,南宋黃裳作,淳佑七年(1247年)在蘇州按原圖刻石成碑;《地理圖》是南宋黃裳作的中國全國性地圖,淳佑七年(1247年)在蘇州按原圖刻石成碑。它與現存西安的《華夷圖》和《禹跡圖》是現存我國最古老的三幅全國性地圖:《帝王紹運圖》是我國古代帝王世系表,“紹運”即承上繼下之意。南宋黃裳作,採用圖表的方式,將古代3500多年的國名帝號排列得十分詳盡清楚。淳佑七年(1247年)在蘇州按原圖刻石成碑;《平江圖》是南宋平江府城市平面圖,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最完整的城市平面圖,在世界上也是較早的城市平面圖,被立在前門西首。這些圖碑證明,700多年以前,中國人在天文學、地理學、史學和城市建設規劃等諸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朝門與大成殿之間設有東西兩條碑廊。西廊陳列著工商經濟碑刻180多方,多數來自已廢會館公所的碑記,也有些是“奉憲勒石”的官府告示碑刻。
明清時期的蘇州是國內有數的若干大都會之一,萬商雲集、市肆繁盛,手工業之發達居全國之首。這些工商業經濟碑刻,為研究明清乃至民國初年的社會經濟史,特別是對考察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提供了許多珍貴史料,向為中國史學界矚目。
江蘇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