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四川地質構造複雜,成礦條件有利,礦産資源豐富且種類齊全。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有100余種、礦區1906處,其中有43種礦産的保有資源儲量位居全國前5位,煤、鐵、錳、鈦、釩、銅、鉛、鋅、輕稀土、磷、水泥用灰岩等重要礦産資源儲量有所增加。全省礦産資源供應能力較強,是西部乃至全國的礦物原材料生産和加工大省。
四川礦産資源的特點:一是資源總量豐富,但每人平均佔有量低於全國水準;資源種類齊全,但多數礦種儲量不足。除釩鈦磁鐵礦、岩鹽、芒硝、鉛鋅、硫、鐵礦、石棉、雲母、金、磷、水泥灰岩等儲量可滿足開發需要外,多數礦産資源都存在資源數量不足,品質差、探明礦山不足的問題。二是大型或特大型礦床分佈集中,區域特色明顯,有利於形成綜合性的礦物原料基地。礦産集中分佈在川西南(攀西)、川南、川西北三個區,並各具特色:川西南以黑色、有色金屬和稀土資源為優勢,其他礦産也很豐富且組合配套好,是全國的冶金基地之一;川南以煤、硫、磷、岩鹽、天然氣為主的非金屬礦産種類多,蘊藏量大,是全國化工工業基地之一;川西北稀貴金屬(鋰、鈹、金、銀)和能源礦産(鈾、泥炭)資源豐富,是潛在的尖端技術産品的原料供應地。三是部分重要礦産以貧礦和低品質礦為主,富礦不足。除鉛、鋅、鎘、銀、岩鹽、鈣芒硝等品位稍高外,其他礦産多為中、貧礦。四是礦床的共生、伴生礦多,具有重要的綜合利用價值,但增加了採礦和選冶工藝難度。如攀西的釩鈦磁鐵礦為鐵、釩、鈦共生,川南的煤礦為煤、硫共生,川西北的鋰礦為鋰、鈹共生。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