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綿陽地處綿山之南,自古有“蜀道明珠”、“富樂之鄉”之美譽。
綿陽是享譽世界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鄉,古名“涪城”、“綿州”,自西元前201年漢高祖設置涪縣以來,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歷來為郡、州治所,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
綿陽曆史悠久,人傑地靈。西元前201 年漢置涪縣始,歷來為郡縣、州府治所。這裡是我國早期人類活動地區之一,邊堆山遺址出土有4500 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是黃帝元妃——絲綢之母嫘祖的故鄉,中華民族治水英雄大禹的誕生地;是我國針灸發源地之一,雙包山漢墓出土的經脈漆木俑是現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人體經脈模型。古往今來,這塊土地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唐代大詩人李白、宋代文豪歐陽修、詩書畫家文同、清代才子李調元、現代作家沙汀在這裡出生,“兩彈元勳”鄧稼先、抗日名將宋哲元、小麥育種專家馮達仕、漢賦大家司馬相如和揚雄、蜀漢大司馬蔣琬以及唐代詩人杜甫、王勃、楊炯、盧照鄰等均在此留有重要遺跡或作品。
綿陽也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的我國唯一的中國科技城,成渝經濟區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樂之鄉”、“西部矽谷”美譽的綿陽,是我國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産基地,全國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市、全國首批“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什邡板鴨:綿陽米粉以大米為原料,形如麵條。綿陽米粉是用竹漏勺,將米粉在開水鍋中“冒”熱,盛在碗中,再將湯料澆上後食用。味道上,鮮、香、滑嫩,湯鮮味美,米粉爽滑。
連山回鍋肉:片粉,被譽為梓潼鄉土風味小吃三絕之一。食之有麻、辣、衝之味。秉性尚熱,嚼之,柔韌涼爽,給人以寒。一道小食,寒熱均俱,陰陽相宜,片粉,不僅吃起來味香爽口,解饑除渴,且具有清熱解毒,益氣通脈的功效。
梓潼酥餅:當地稱“薄餅子”,言其又薄又脆,又酥又香。選用上等麵粉和板油,配以奶油、香蕉等香料精緻烘焙。色澤金黃,入口香酥化渣,下咽有餘香。
席涼粉:綿陽席涼粉,是綿陽的著名特色小吃。細滑而不斷,爽口化渣,味濃香麻辣的特點,因其經營者姓席而得名。
飛機:綿陽南郊機場位於綿陽城南,距市中心10公里,機場外聯寶成鐵路,成綿、綿廣高速和九寨環線,交通便利。
現在,由綿陽機場可前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濟南、福州、太原、長春、合肥、武漢、南昌、西安、昆明、青島、杭州、鄭州、濟南等城市。
火車:綿陽火車站位於寶成鐵路線上,其行車路線輻射北京、上海、西安、太原、鄭州、青島、蘭州、昆明、重慶、合肥等城市。綿陽火車站地處臨園路西段與花園路交匯處,距離市中心1公里左右。從市內乘坐2、3、10、15、29、35、38、39、40、50、55、 60路公共汽車均可到達火車客站。
自駕:綿陽的公路十分發達,綿陽境內現有高速四條:成綿高速、 綿廣高速、綿遂高速、成綿高速復線,將綿陽的公路網連接得四通八達、快速便捷。
計程車:綿陽計程車的主要車型有富康、千里馬、桑塔拉、奇瑞、捷達等,起步價3.5元(含1公里)。計程車型目前主要有大眾捷達和中華,起步價為5元。
綿陽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大九寨國際旅遊環線和三國蜀道文化國際旅遊線上的主要節點。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三國蜀道文化、羌禹文化、白馬藏族文化資源富集,李白故里、七曲山大廟、翠雲廊、富樂山、越王樓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以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竇圌山、猿王洞、涪江六峽、小寨子溝為代表的自然生態景區,以仙海湖、羅浮山溫泉為代表的休閒度假景區,以中物院科技展覽館、亞洲最大風洞群為代表的“兩彈一星”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有躍進路1958、芙蓉漢城、新北川“巴拿恰”為代表的特色街區。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感天動地,北川老縣城遺址、北川地震紀念館、北川新縣城,正在成為“三基地一窗口”建設的示範區,特別是北川新老縣城的鮮明對比,成為廣泛傳播“共産黨好、社會主義好、解放軍好、災後重建好、對口援建好”的鮮活教材。
綿陽科技館
綿陽科技館位於風景如畫的芙蓉溪畔,與富樂山風景名勝區、中華科學家雕塑公園和在建的綿陽博物館遙相呼應,並緊鄰芙蓉漢城餐飲一條街和富樂汽車站。綿陽科技館共設展項148個,以兩彈一星為主題,核科技為主線,分導彈展區、航空航太展區、衛星與資訊展區、核武器與核科技展區、衛星與空間資訊技術、科技綿陽五大板塊。綿陽科技館突出體現了“兩彈一星”精神,展項設定重視了“科技性、教育性、娛樂性、藝術性”的有機融合。建成後的綿陽科技館,在國內眾多科技館中,內容豐富,特色鮮明。
綿陽科技館的前身是綿陽博物館。為打造中國紅色(科工)旅遊基地,2005年下半年,綿陽市委、市政府決定,將綿陽博物館館舍改建為“兩彈一星科技博物館”,後來定名為“綿陽科技館”,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先生為綿陽科技館題寫了館名。2005年9月,綿陽科技館的陳列布展工作開始啟動,到2006年4月9日,建成了“中國唯一、亞洲第一的太空娛樂風洞”和“中國第三、西部第一的Digistar3數字球幕影院”。太空娛樂風洞是綿陽市和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利用自身的科研與發展將成熟的高科技運用於娛樂項目的成功安全,填補了國內空白 2006年7月,以“兩彈一星”為主題的陳列布展工作正式展開。2008年“5.12”特大地震後,綿陽科技館進行震損檢測和加固維修工作之處,一直處停滯、待建狀態。2009年6月28日,綿陽市委書記吳靖平主持召開市委五屆第102次常委會議,對綿陽科技館災後恢復重建工程和相關事項提出明確要求。按照市委的決定,綿陽科技館災後恢復重建工程在2011年1月18日前全面完工。 2011年1月26日,綿陽科技館舉行開館慶典儀式,正式開館。
梓潼
梓潼縣以“東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是古蜀道南端的一顆耀眼明珠。全縣景點眾多,尤以七曲山為勝。七曲山大廟相傳為晉人張亞子的祀廟。歷經一千余載,今存樓閣寺殿集元、明、清三代建築之精華。景區古柏蒼翠,遮天蔽日,一派蕭然之意。七曲山大廟的“應夢仙臺”,相傳是唐明皇得夢之所。此外,臥龍山千佛岩、漢闕上亭驛劍泉、司馬長卿石室等處均為難得一見的古跡。
梓潼的風光名勝較多。有文昌帝君發祥地七曲山大廟,全國少有的純古柏林“翠雲廊”古蜀道國家級森林公園、司馬長卿石室、臥龍唐代石刻等眾多的人文及自然景觀,是蜀道風景旅遊線上的重要景區。
尋龍山
位於綿陽市安縣老縣城南,處於九寨旅遊環線上,從成都出發,經廣漢三星堆、德陽,背靠羅浮山、千佛山。現歸北川羌族自治縣管轄,是到北川地震遺址的必經之地。景區屬第二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礫石岩群,集奇秀的自然風光和蜀漢人文風情于一體而揚名巴蜀。景區現由臥龍洞、龍隱鎮、沙汀墓、龍鱗坡石林、聚龍廣場、五彩池藥浴溫泉、臥龍居太空浴、臥龍居溫泉別墅等幾大景點構成。景區景觀新奇、服務精良、配套設施完善。
藥王谷
藥王谷位於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與江油市接壤的藥王山上,度假區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藥王谷緊靠九環東線(江油—平武),距綿陽市64公里,距成都市166公里。
藥王谷所在區域盛産中藥材,山林遍生百年藥樹,相傳中華醫藥始祖岐伯和藥王孫思邈都曾長住此山採藥治病,山上居民一直有供奉藥王菩薩的習俗,藥王谷因此得名。將當地最具特色的辛夷、杜仲、厚樸、茱萸等中藥材融入了度假區特色藥膳菜譜中。藥王谷也成了時下最熱的修身養性勝地。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