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下七
一
沐浴著山風的洗禮是一種幸福,呼應著松濤的喘息也是一種幸福;聆聽著竹海的燥動、溪泉的歡歌、鳥雀的啼鳴更是一種幸福……
幸福的時刻,最完美的表達方式是無語,以恬靜沉穩的心靈,悅讀大山崢嶸蒼茫的故事;
幸福的時刻,最愜意的小憩時光是做夢,以輕盈剔透的思緒,撫摸鄉村絢麗多姿的景致;
幸福的時刻,我憶起林夕《百年孤寂》中的一段話:
“風,屬於天的,我借來吹吹卻吹起了人間煙火;天,屬於誰的,我借來觀賞卻看到了你的容顏。”
這是一種青色的懷念與純藍的憧憬,在塵埃落定之後,為散落天涯的遊子祝福,然後收穫一種自足的感覺,這便是幸福。
遇見你,是我一世的春暖花開;遇見你,讓幸福的味道如此真實而又簡單;遇見你,我開始忘記自己的年齡,開始遠離塵世喧囂,開始回歸靈魂的家園……
夢裏水鄉、詩意田園——這就是井岡山下七。
在這裡,我隨意走走,一隻腳邁起客家圍屋的古風遺韻,另一隻腳踏入蘇區時期的紅色往事……鞋底叩擊著青苔石徑,仿佛自己亦成了古典。
下七,你是這樣的撩人心魄!
且不説山裏漢子以鹹澀汗珠鍛造出,山裏女子以清亮山歌澆灌出滿山遍野的綠茶、生薑與金桔,那份大氣,那份甜蜜;更不用説撐一支長蒿,在湖光瀲艷、樹影婆娑中滑向綠意深處,滑向桃花源深處,滑向由傳奇傳説鑲嵌的古籍深處,那份寧靜,那份唯美;單是薄幕時分,默然矗立的一排老宅飛檐之上挂滿的霞光,就讓我醉倒了!
遇見你,是我此刻的雲淡風清;遇見你,讓愉悅的羽翅在夢裏翱翔,讓生命的春天永遠、永遠……
下七,遇見你,是我今生的幸運!
二
以一枚青綠的樹葉,放在唇邊,一吹,杜鵑綻放了笑靨,溪澗潺湲而歌,春的旋律開始在下七的山水之間跳躍;
用一支精巧的嗩吶,鼓起腮幫,一吹,鴨鵝邁開了舞步,山雀相約而鳴,新的生活開始在下七的紅土地上鋪展……
客家民俗之星擂臺賽!多麼響亮的名字!多麼樸素的稱謂!多麼有雅趣的草根文藝活動!
一雙沾著泥土與稻草氣息的手、一雙爬著縱橫交錯老繭的手、一雙繪就美麗鄉村閬苑勝景的手,曾經舉起太陽星星月亮的手,曾經舉起山裏老俵年深月久的希望的手,而今,舉起別具一格的客家風情之旗,擂鼓、吶喊、喝彩!
步移景換的下七河畔,佇立著一位穿綠花布衫的村姑,正在送別一位年少後生去放排打魚。
“哎——
天上飛的五彩鳥,
岸上站著老妹嬌;
阿哥放排面前過,
幾步回頭幾步瞧……”
村姑放開了歌喉,音符雨翩飛,淋濕了後生撲騰的心房,他隨即哼唱起粗獷激越的號子,以示回應:
“竹篙點水閃銀波,
順水走排快如梭,
搖亂水底滿天星,
如此長龍遊銀河。”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斗轉星移,下七河畔變幻的是男女山歌對唱的面容,不變的是山裏人繾綣的真情!
信步踱進一戶下七人的家門,主人喚我入座後,一隻粗瓷碗盛上白開水遞過來,此為供凈口用的水。倣若京劇開場前的鑼鼓,既為演員留足準備時間,又營造出一點溫馨氛圍。
此刻,只聽見廚房內劈裏啪啦一陣陣瀑響,一股濃烈的香味竄出廚房,在廳堂裏瀰漫開來,片刻功夫,伴著主人進出的腳步聲,一碟碟客家風味小吃呈現于我面前的方桌上:
幹紅薯片,炒得焦黃油亮;
炒花生、豆子,香氣在鼻翼調皮遊走;
芥頭、大蒜、辣椒、薑片等糖醋浸味十足,回味悠長;
還有楊梅幹、獼猴桃幹……不要説捏一枚細品,單單觀其色聞其香便陶醉了,竟忘卻關鍵的環節是齒頰間放肆的約會。
接著又盛上一盤熱氣氤氳的甜米果,待佐茶的小吃果品上齊,主人方潑去我碗中剩餘的白開水,最後換上滾燙的綠茶。
如此茶俗,如此熱情,如此惹人醉的客家風情呵!
三
一樹鳥鳴開在春天的枝頭,鮮嫩如水。這樣的嫁接,以鄉村的現代方式進行。圓潤的,趕早;清麗的,顯眼;高亢的,搶頭;悠揚的,出挑。
一山鳥鳴,把茶葉餵養得飽滿瑩翠,隨便採摘一枚,把春天帶回家。
一樹蟬鳴開在盛夏的枝頭,鏗鏘似鼓。這樣的歌唱,以現代的和聲形式演繹。
一地蟬鳴,把生薑餵養得壯實,把鄉親樸素的願望餵養得壯實。
一簇紅葉開在金秋的枝頭,艷麗如火,將下七的金桔烤熟了!將下七的夢想烤熟了!
在移民新村、在新圩場、在客家風韻浸染的整齊街道,在鳥鳴、蟬鳴與紅葉簇擁的下七呵,村莊永不凋謝的夢想充滿色彩,充滿活力;而莊稼的心情被一點點照亮,“山水霞溪、茶桔之鄉、人文客家、魅力下七”宣傳標語下,村民跳起廣場舞的表情也被一點點照亮!
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風吹出千萬朵花瓣,吹出流淌的綠和飽滿的幽香,在紅瓦白墻的農家新居徜徉。
適宜輕撫一曲高山流水,適宜點厾一幅清新圖畫。讓霞光沉澱下來,浸潤山民發自內心的微笑;讓越來越柔情的夢想清晰起來,明亮起來,冥想一闋清婉的詩意,在山歌對唱男女的眼眸化蝶紛飛。
一種搖曳生輝的心旌啊,分蘗了再分蘗,移植了再移植,但血液親情總能聽見這片熱土的鄉居氣息;
一種牽動靈魂的變遷啊,一次次讚嘆,一次次歌咏,卻依舊不能撫平——
激動感恩的心跳!
四
是南飛的雁陣搖落的癡情,是牧童的短笛溢出的鄉音,是農夫趕牛吆喝的短唱,是村姑手捧簸箕顛揚的收穫;是老人們坐在院落爽爽的風中,邊剝花生邊聊著流年裏的愛情故事;是寫生的畫家,用一根瘦筆當魔棒,將滿目的金黃、絳紫、暗紅……一大片變幻多姿的顏色趕入畫裏……
是秋天的風,從大山的心坎上掠過;
是秋天的歌,在下七河畔一位釣叟的嘴裏歡快哼出。他在垂釣風景,也在垂釣青春,更在垂釣山裏人的樸素嚮往;
是秋天的陽光,為滿山金桔鍍了一層耀眼的紅。
金桔紅了,山裏老表的日子也紅了。
這裡的山,特有靈氣。孕育的金桔特別甜,甜到心窩裏;孕育的茶葉特別香,香到骨髓中。
這裡的人,也特有靈氣。孕育的稻米清嫩爽口,能品出鄉愁的味道;孕育的生薑肥美壯實,雄性的辣勁融入各種食材中,讓人回味綿長。
這裡的油茶,這裡的松杉,這裡所有的特色美食,既是上蒼的慷慨賜予,又是山民的勤勞所得。
美哉,下七的美麗山野;
美哉,下七的特色産業;
美哉,下七人的致富夢想…….(曾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