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贛臺心橋 > 部落格頻道

山水華林 詩意棲居

發佈時間:2016-08-15 15:02:40

  □華林山鎮 吳季紅

  華林,一個巴掌大的地方,地處贛西北的偏僻山區,距離高安市區50公里,僅一條柏油公路逶迤著伸向遠方,起點亦是終點。説實話,交通出行並不十分完美,不過偏也有偏的好,在華林,看不到豎立的大煙囪,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聞不到廢氣異味,沒有污染,沒有霧霾,沒有喧囂,沒有擁堵……可謂是一方不受侵擾的凈土。這裡,天空湛藍如洗,山上林木茂盛,溪泉甘冽如飴,田園阡陌縱橫;這裡,民風淳樸,鄉情濃厚,風悠悠,雲悠悠,慢時光,慢生活……人與人,人與自然,一切都是那樣寧靜和諧的狀態。

  青山綠水是華林的靈魂。走進華林,滿山滿坳皆是綠,沒有一塊禿山,山上尤以天然闊葉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居多。按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空氣中每立方釐米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達到1000—1500個,便達到“清新空氣”標準,而華林有林地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4%,空氣中負氧離子達每立方釐米8萬多個,堪稱綠色氧吧。加上沒有大型工廠,從去年起實現禁養區零養殖場,也就是説,華林真正無任何污染源,生態環境極佳,2015年評為全國美麗宜居小鎮,2016年被正式批准為省4A級鄉村旅遊點,乃實至名歸。

  生於斯,長于斯。華林的山山水水哺育了我,華林的一草一木,都令飽我飽蘸深情之筆頌歌。昔日,也許曾説她是窮鄉僻壤的地方,而今,華林猶如世外桃源般的美啊!變了!變了!華林一切都變了。看,一條流淌了千年的蘇溪河緩緩穿鎮而過,順流而下,將小鎮分成了南北兩半。蘇溪河岸全長3.9公里,兩邊全部安裝大理石護欄,岸邊栽滿楊柳。春夏季節,但見一樹樹的嫩綠千絲萬縷地垂下來,風起時,葉搖枝舞,妸娜婆娑,給蘇溪河平添無限的生機。

  緊鄰河岸,一排排漂亮美觀的樓房拔地而起——這就是蘇溪河畔小區,這是一項惠及華墾職工的民生工程,是“華美華林”的一個美麗縮影。整個小區採用徽派建築風格,與景區景點打造相結合,“粉壁、黛瓦、馬頭墻”,極盡中式建築之美。小區內乾淨整潔,環境優美,入住其中的墾民無不感到歡欣和滿足。

  河對岸,是一個休閒小遊園。步入園內,只見綠樹如蔭,花草遍佈,一條石板鋪裝的遊步道曲折迂迴,蜿蜒如帶,一座精緻典雅的小涼亭美輪美奐,以供遊人休息。清晨,不少居民來此鍛鍊身體,或黃昏時,披著晚霞一路悠然漫步。乏了,便坐在小涼亭的靠椅裏歇一歇。也可爬上亭樓,居高臨下觀賞蘇溪河岸風景,好不愜意。

  河上游,一座氣勢雄偉的拱橋橫跨河面,給人以淩空騰飛之勢的感覺。遠遠看,就像一道彩虹架兩岸,頗是壯觀。斜陽落山,余暉燦燦,河面上波光粼粼,橋上,誰款款獨步?誰與誰共佇立?“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那刻,那橋,那人,那景,道不盡的詩意,説不出的浪漫。

  街道上,兩旁的行道樹枝長得枝繁葉茂,一幢幢粉壁黛瓦的徽派民居建築高低錯落,加上一座座飛檐翹角的亭臺樓榭、街頭路角的花草點綴,構成了一副江南古鎮的美麗畫面。小鎮雖小,也有廣場,還有廣場舞。廣場位於街中心,美其名曰“綠色廣場”。廣場上有碧波盪漾的人工湖、石砌溪流、水風車、花壇……最顯眼的還是廣場中間的胡耀邦同志銅像——“華林胡氏祖居地”,已成為華林最閃亮的一張文化名片,令華林人們引以為榮。

  廣場前,一座古色古色的長廊靜靜掩映在綠樹濃蔭之中,讓人更覺此處清幽雅致。平時,不少過往行人在此休憩,還有一些帶孩子的大爺大媽們也愛結伴坐在這兒談天説地,論家長裏短。夜幕降落,街上所有的景觀燈全亮起,吃完晚飯的人們陸續來到廣場,上班的也好,種地的也好,愛好舞蹈的擰開音響,眉飛色舞的跳起了廣場舞,那些不會跳的懶得動的就坐在長廊裏圍觀——這就是華林最時尚最豐富的夜生活。隨著夜色越來越深,歡樂的人群漸漸散去,熱鬧的廣場很快又安靜了。

  是的,華林的夜晚,寂靜如海。即便難以入眠的人,怕也要香甜酣暢的睡到天亮,因為,街上沒有那些嘈雜喧囂之聲。當然,如果你用心諦聽,或適逢春夏時,你一定會聽到戶外的蟋蟀和蟈蟈的呢喃,還有蛙們的大合唱——枕著大自然的聲音入眠,是不是更容易進入夢鄉呢?華林的白天,同樣是那麼安寧靜謐。坐在家裏,絕對不會被外界的聲音吵擾,耳朵裏只聽到窗外小鳥清脆婉轉的“啾啾”聲,和風拂樹梢的“沙沙”聲。偶爾,傳來三五聲小商販賣水果或收廢品的吆喝罷了。如果説,山水是華林最寶貴的自然資源,那麼,僻靜就是華林最禪意的清歡!

  這樣的田園樂土,這樣的明月清風,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閒適散漫的生活節奏,還有與城市基本配套的生活設施,居住在此的人們,何其美哉。“靈岫摩天空,鳥道入雲際”,“愛此華林幽,穴居聊避世”,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宣宗李忱託名忱僧,雲遊天下,從高安進入奉新,從奉新來到華林山,在飽覽華林的自然美景之餘,禁不住賦詩讚曰。


  現在,隨著華林旅遊業的發展,隨著知名度和景區環境的持續提升,來這兒休閒的遊客也越來越多,他們不怕舟車勞頓,遠道而來,置身於華林山水田園綠色的懷抱中,只為渡一段安靜行走的悠閒時光,讓疲憊的心靈在這片寧靜澄澈的天地中小憩片刻!

  漫步華林,仰望著藍藍的天空,呼吸著清清的空氣,凝望著綠綠的山巒,聆聽著潺潺的流水,感受著山水深處的感受,一切都是那麼明朗澄凈,寧靜樸拙,心情特別舒暢,精神格外愉悅,所有的煩惱拋掉,所有的浮躁褪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詩人陶淵明筆下的田園之樂,也是他最終尋覓到的那份清明與自由。其實,又何嘗不是現代人所追求的“田園之樂”呢!有道是,“有山有水,便是所謂的福地”。華林青山不老,綠水長流,正是一方宜居宜遊的人間福地。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