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一腔清音成流派
常香玉正在演出。
常香玉在接受記者採訪。
□鄭州日報記者 左麗慧
在常香玉82年的人生歲月裏,不僅給全國觀眾留下了“紅白花”(《紅娘》《白蛇傳》《花木蘭》)等豫劇“常派”經典之作,還以在抗美援朝時期“捐飛機”的義舉,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愛國藝人的典範。
[開創豫劇新風]
常香玉原名張妙玲,1922年9月生於鄭州鞏義,2004年6月1日去世,中共黨員,曾被選為第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中國文聯榮譽委員,曾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瀋陽音樂學院教授、河南大學名譽教授等職。
常香玉從藝70多年,把對藝術永無止境的追求當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數十年的舞臺曆練使她形成了字正腔圓、韻味淳厚的“常派”唱腔,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不僅響遍黃河兩岸、大江南北,還走出國門,擁有億萬觀眾和戲迷。
在形式多樣、派別紛呈的戲曲領域,常香玉無論是創作還是演唱方法,在豫劇唱腔音樂發展史上都做出了特殊貢獻,發揮著承前啟後的特殊作用——她敏銳地洞察到豫西調唱腔的不足,大膽地衝破門戶之見,吸收豫東調等流派的素材和技法,並成功地創制出了諸如《紅娘》《白蛇傳》《花木蘭》等一大批具有時代氣息的優秀劇目,不僅把豫劇唱腔推上了一個新階段,而且開創了20世紀30年代豫西調和豫東調兩大聲腔合流的新局面,形成了豫劇一代新風。
[“德藝雙馨”為大師]
常香玉對豫劇唱腔的創新,並非標新立異,而是結合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對前輩們的唱腔藝術進行全面繼承和融會貫通。如她初學武醜、小生、鬚生,後專演花旦;原唱豫西調,後在演出中逐漸融合豫東祥符各調,並吸收曲劇、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劇等一些唱腔,同時採用豫劇演唱的混聲新唱法,為豫劇的演唱藝術開闢了新的途徑。
戲曲音樂家朱超倫評價説:“她心裏想的只有戲和群眾,沒有她自己。”而豫劇藝術家柳蘭芳也曾接受過常香玉大師的指導,獲益匪淺。“記得當時是出去巡演,她晚上登臺演出,白天就親自教我吐字、行腔。”最令柳蘭芳難忘的是,常大師出去演出還經常帶個有蓋的竹籃,裏邊是夠兩三天吃的饅頭,挂到通風處,上臺之前,只啃半個饅頭,説是“飽吹餓唱”。
令全國戲迷動容的是,1952年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率劇社巡迴西北、華南、中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獻“香玉劇社號”戰鬥機一架,至今還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她也由此得到了“德藝雙馨”的評價。
[人生準則“戲比天大”]
從義演捐獻飛機到投身扶危濟困公益事業,再到籌資設立“香玉杯”培養豫劇後人,常香玉愛國愛民的高尚情懷和演戲先做好人的藝德,滋養著一代代梨園後輩。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當得知奧運場館建設工地上有一場專門慰問河南農民工的演出時,她拔掉輸液管,在家人的攙扶下登上舞臺,不顧身體虛弱,清唱了一段《柳河灣》,以舞臺生涯的絕唱踐行了“戲比天大”的人生準則。
中國戲曲藝術在上個世紀經歷著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常香玉的“常派藝術”,跟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成為新時代新文化的代表之一。常香玉以其兼收並蓄的海量及銳意改革的繼承和發展,在豫劇藝術史上發揮了承前啟後的、里程碑式的作用;當代戲曲史上,這位奉行“戲比天大”的人民藝術家,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動,書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河南省台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