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投資之窗

吉林遼源經濟開發區現代物流港項目

發佈時間:2018-10-18 10:35:53
  1 項目簡介

  1.1 項目背景

  1.1.1 項目簡介

  物流業是整個經濟鏈條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程度的窗口,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從現代經濟學視角來看,物流業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著當地經濟的發展水準,它既關係到該地區的可持續競爭力,更直接影響著該地區在區域經濟中的地位。

  現代物流是指原材料、半成品、産成品從起點到終點及相關資訊有效流動的全過程。現代物流業與傳統運輸業有著質的區別,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資訊等方面功能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

  項目的建設目標是建立現代化的物流基地,打造覆蓋全國的物流網路,提供貨物倉儲、搬運,提供多方物流服務,並建立電子商務交易系統,構建貨物交易平臺,提供物流系統和物流方案設計,充分發揮項目的專業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

  1.1.2 市場前景   

  物流産業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保證,是新時代、新形勢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支柱産業。隨著國家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對物流産業進行結構優化和産業升級顯得十分必要。

  現代物流是促進東北地區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基礎。因此,東北區域現代物流的建設是振興東北地區經濟的重要前提。依據國家發改委《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規劃綱要》,其中大力發展面向生産的服務業中明確提出:“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統籌規劃省際間物流節點設施和物流通道,改造和建設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快、公共物流配送設施,推進企業物流管理資訊化。加快建設大連國際性物流中心,瀋陽、長春、哈爾濱和通遼區域物流中心,打造東北地區綜合物流體系。”

  在未來的3-5年裏應該是我市物流産業發展的的成長期,2013年我市公路貨物運輸量1959萬噸,貨物週轉量378389萬噸公里,鐵路貨物發送量 291.4 萬噸,本地物流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加,伴隨我區電子商務産業的新興,將會對我市物流産業産生強大的市場推動作用。

  1.1.3 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及必要性

  1、項目建設有利條件

  (1)政策條件優勢

  吉林省政府對現代物流業極為重視,在《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就特別提出,大力建設現代物流園區、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等服務業,重點打造一批大型物流業集團,培育專業物流市場,建設物流中心。

  (2)技術人才優勢

  項目在本地建設所需的人力資源可就地招募。我市人力資源豐富,市區設有職業院校,可根據企業需求定向培養人才。我市有良好的工業發展基礎,距全國知名的“大學城”、“汽車城”長春僅需1.5小時,人才需求可得到滿足。

  (3)基礎設施條件良好

  本項目選址周邊公用設施齊全,具有“七通一平”基礎設施條件,良好的配套設施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節省項目建設資金。

  (4)交通運輸條件優勢

  遼源區位條件優越,承載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遼源地處長春和瀋陽兩大經濟區軸帶上,北距長春100公里,南距瀋陽200公里,國道303線、四梅鐵路貫穿全境,遼西鐵路、長遼高速、營梅高速、吉草高速與在建的遼西高速和即將開工的遼長鐵路,構成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體系,形成了東北腹地入海進關新通道。

  本項目選址在遼源經濟開發區連昌工業園區,地理位置優越,距市火車站、客運站直線距離4公里,10分鐘車程,廠區面向國道303線,交通優勢顯著。

  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一個現代化、資訊化、正規化的大型物流公司不僅解決遼源市物流市場“散、亂、小”的不良現狀,還將對遼源市産業集群效應形成的貨物集散地起到高效的疏通作用,並帶動附近區域産品加工、郵政、商貿、教育、服務等相關産業,帶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1.2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 項目方案及規模

  項目佔地面積24.87萬平方米。

  1.2.2 建設內容

  本項目主要建設綜合樓、庫(棚)設施、場地設施、場區硬化、公用工程等。

  1.3 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預測

  1.3.1 主要經濟效益預測指標(詳見表1)

    1.3.2 社會效益分析  

  物流園區項目建成後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巨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有效地組織運力,提高實載率,從而節約能源;

  2、通過把分散的貨運市場組織起來,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

  3、通過專用庫房儲存的商品,可以減少貨損、貨差、從而減少對貨主的影響;

  4、通過現代化通訊手段及管理資訊系統的應用,有助於提高貨運資訊網路的資訊化水準。

  項目建設與運營能夠改善當地居民就業條件,增加就業機會,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確保社會的安全與穩定。項目建設是符合時代潮流的産業,具有廣闊的市場。項目的建設與運營在增加當地居民收入的同時,還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1.4 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1.4.1 項目總投資

  本項目總投資65000萬元人民幣。

  1.5 項目合作方式

  合資,合作

  1.6項目建設地點

  吉林遼源經濟開發區

  1.7項目進展情況

  項目土建工程已經結束,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2.合作方簡介

  2.1基本情況

  名稱:吉林遼源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地址:遼源市財富大路1633號

  2.2概況

  吉林遼源經濟開發區是2001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開發區,現幅員面積為66.26平方公里。總人口40716人。已初步形成了以鋁型材加工、新能源、醫藥健康、紡織襪業、汽車零部件等産業為主導的産業結構,聚集了麥達斯鋁業、利源鋁業、麥達斯輕合金、東北襪業、富奧制泵、中聚新能源、鴻圖紙業、博大偉業、麒鳴生物、均勝電子等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大企業。 市委六屆三次全會以來,遼源經濟開發區立足自身實際,堅持差異發展、集約發展、集群發展,科學建設特色園區,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努力實現優勢産業集中集聚。在抓好傳統優勢産業的同時,加快發展資訊、物流等配套服務業,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發展速度快、發展品質好、發展效益高的現代製造業和高端服務聚集區。

  2.3 聯繫方式

  聯 係 人: 宋  揚

  聯繫電話: 0437-3292088  17704370010

  傳  真  : 0437-3292081

  郵  箱  : 138755222@qq.com

吉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