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東風夜放花千樹 正月十五鬧花燈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中國歷史上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一個特殊的節日而有文獻可考者,始於東漢明帝時的洛陽。河洛地區古老的元宵節傳説、流傳千年的美麗詩歌、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共同豐富著元宵節這個傳統節日的人文內涵。
1 “元宵”一家喜團圓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流傳有紀念“平呂”説、明帝敬佛説等。中國歷史上以正月十五日為一個特殊的節日而有文獻可考者,當始於東漢明帝時期的洛陽。《漢法本傳》曰:“西域十二月三十日,是此方正月望,謂之大神變。漢明帝令燒燈,表佛法大明也。”這個起源説當與佛教有關。
據偃師市楹聯學會會長、民俗文化研究學者師進通介紹,在河洛地區,關於元宵節的來歷,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説。漢武帝時,在嵩山腳下,有一個美麗聰慧的女子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湯圓。元宵後來進宮當了宮女,時間久了,想念父母,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東方朔非常同情她,就為她出主意並安排了一番。不久,京城長安流傳著四句偈語:“長安在火劫,宮殿盡焚滅;玉帝聖旨定,十五焰火夜。”漢武帝忙請東方朔商量對策。東方朔建議,十五晚上,讓宮娥元宵做些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千家萬戶都設案焚香;長安城所有門上都高挂明燈,男女老少都上街點鞭炮、放煙火,徹夜遊玩;宮中所有人都要提燈出宮,與百姓同樂。
到了正月十五夜,元宵在自己的燈上特意寫上“元宵”二字,元宵的父母與弟弟也進京城看花燈。弟弟高喊 “元宵——姐”!一家人就這樣相聚了。這一幕被漢武帝看到,脫口而出:“好個元宵節啊!”皇帝金口玉言,從此,正月十五就叫“元宵節”了。
有學者認為,元宵節是古代的情人節。元宵之夜,不論男女都可以到街市看花燈,男女相遇,易産生愛情。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描寫傳神,意境美妙。
2 火樹銀花不禁夜
“薄晚嘯遊人,車馬亂驅塵。月光三五夜,燈焰一重春。煙雲迷北闕,簫管識南鄰。洛城終不閉,更出小平津。”這是唐詩人長孫正隱的《上元夜效小庾體同用春字》詩。唐高宗調露二年(西元680年)正月十五夜,陳子昂、崔知賢、韓仲宣、長孫正隱等6人在洛陽觀燈遊樂,各作一首五言四韻詩。長孫正隱為匯集在一起的這六首詩作序,介紹人們元宵之夜通宵遊樂。
孫逖《正月十五日夜應制》詩反映唐玄宗在上陽宮的上元夜活動:“洛城三五夜,天子萬年春。彩仗移雙闕,瓊筵會九賓。舞成倉頡字,燈作法王輪。不覺東方日,遙垂禦藻新。”這是洛陽禁院中君臣同樂、徹夜燃燈舞燈的盛況。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計時器)莫相催。” 這是唐朝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詩人在詩序中寫道:“京城正月望日,盛飾燈火之會,金吾弛禁,貴戚及下裏工賈,無不夜遊。車馬駢闐,人不得顧,王主之家,馬上作樂,以相誇競,文士皆賦詩以紀其事。”
唐朝的《宮衛令》規定:每天早上五更三點後,就擂響四百下“開門鼓”;每天晚上衙門的漏刻“晝刻”已盡,就擂響六百下“閉門鼓”,宵禁之後不允許外出。而此詩中描寫神龍元年(西元705年)上元夜,官府取消了夜禁,洛河上星津橋的鐵索也被打開了,任遊人往來。月光下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場面壯觀。女伎們艷若桃李,一邊裊娜行走,一邊唱著歌曲《梅花落》。由這首詩出色的描寫可知,洛陽城裏的元宵之夜,成了不眠之夜。
3 燃燈舞燈喝油茶
元宵節又稱為燈節。自古以來,河洛地區就有慶賀燈節的習俗。據原洛陽師範學院歷史學院教師、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王盛恩介紹,隋朝洛陽的上元夜,已非常熱鬧。據史料記載,隋大業六年(西元610年),隋煬帝因外族來東都朝見,就在洛陽端門街設置周圍五千步的戲場,表演各種雜技、舞蹈、武術、魔術,通宵達旦,燈火通明。市井民眾往來如梭,達官貴人爭相觀看。隋煬帝也微服出遊,與民同樂,東都“自是歲以為常”。唐朝開元年間,國力強盛,唐玄宗多次巡幸洛陽,更是把上元夜的燃燈遊樂活動推向高潮。唐人鄭處晦説:“上在東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陽宮,大陳影燈,設庭燎,自禁中至於殿庭,皆設蠟炬,連屬不絕。”
王盛恩説,幼時,其老家伊濱區諸葛鎮有挂紅燈籠、燃燈、舞龍燈、喝清心茶等習俗。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掌燈時分,家家戶戶大門口上方挂紅燈籠,而在大門口兩側和院內各屋門前點上用粗糧面做成的油燈盞。晚飯後,孩子們則提著各種各樣的燈籠到大街上展燈。大人們則三五做伴,呼朋喚友,到大街上觀賞舞龍燈。大街上火龍起舞,人山人海,歡聲笑語,將元宵節的節日氣氛推向高潮。而正月十六晚上,要喝清心茶,清心茶由炒麵或炒米粉製作而成,俗稱油茶,放有芝麻、花生。相對其他吃食而言,油茶做法及配料相對簡單。所謂清心,則意味著新春佳節至此已告一段落,該收拾心情勤儉節約過日子了。
洛陽日報記者 劉永娟
來源:洛陽日報 人文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