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台灣人的老家,真的在河南?| 豫記
上個週四,豫記刊發《河南散落著二十個“台灣村”》的文章引發強烈反響,有讀者在後臺留言我們説,台灣島上有太多的河南元素可以挖掘,至少有超過半數的漢族台灣居民的祖根之地就在河南,雖然隔著一千多公里的陸地和一汪海峽,台灣與河南之間的關聯依然非常緊密。真是這樣嗎?
初白 | 文
台灣路牌上的河南
倘若你去有機會去台灣自由行,出了台北車站,你就會發現一條名曰“南陽街”的街道。這是全臺著名的“補教一條街”:350米的小街道裏豎著花花綠綠、鱗次櫛比的廣告牌,每天下午五六點,身著各色校服的學生魚貫而入。
離南陽街不遠,還有另外5條以河南城市命名的道路:鄭州路、洛陽街、開封街、許昌街和信陽街。
▲台北信陽街
當然,除了那鄭汴洛那幾個城市名稱,在台灣你還能見到一個高頻詞——“中原”。台北有一條中原街,新北市有一條中原路;桃園有一所中原大學,花蓮有中原小學;放眼全島,叫中原大廈和中原大樓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
這些熟悉的名字,瞬間讓人置身中原老家。
▲中原大學
有人説,台灣的路名很中國,香港的路名很殖民,鋪開台北地圖,就會發現此言不虛。最長的東西幹道忠孝路和最長的南北幹道中山路,像坐標系裏的x軸和y軸一樣,將台北分成了4個象限。每一個象限內的街道名稱都以大陸各個省市的名字命名。
巧合的是,不同象限街道名稱,正與大陸相同象限的省市名稱對應。
東北角有吉林路,遼寧路;西北角有哈密街,蘭州路;東南角有寧波街,紹興路;西南角則有重慶路,成都路。而南陽街,就在坐標係的原點。
▲台北南陽街
這不是巧合,而是一個精心的安排。龍應臺在她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書中,談到了這一現象背後的故事:
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國民政府就頒布了《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要求各個地方政府在兩個月內把日殖期間的街道名稱改正。
1947年,是一個上海來的建築師,叫鄭定邦,奉命為台北市的街道命名。他拿出一張中國地圖來,浮貼在台北街道圖上,然後趴在上面把中國地圖上的地名依照東西南北的方位一條一條畫在台北街道上。
▲台北武昌街
河南嘛,就在中國的當間兒;南陽街,也在台北的中心。南陽是河南的人口大市,沒想到在台灣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真是有意思。
半數台灣人的老家在河南
如果説,台北的河南味路牌僅僅是規劃出來的,不能説明什麼問題,那麼,不妨往下看。我還能翻出來更多的河南元素。
台北成建成區寧夏路上,有一座中式四合院,這是大龍峒陳氏家族的祠堂。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先,和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在大陸,60年代後,北方地區的祠堂基本被摧毀或改造,而東南沿海和台灣則保留了下來。
▲江夏堂
祠堂都有堂號,大龍峒陳氏祠堂的堂號是“德星堂”。但是,在台灣鄉下,你能見到的更多的堂號是這種套路:“汝南堂”、“南陽堂”、“江夏郡”等。“堂”是祠堂的堂號,“郡”是郡望,代表了祖先的發祥之地。
在台灣,一般人家多是把堂號和郡望混用的。同樣是姓邱的人家,有的在門楣上寫著“河南堂”,有的則寫著“河南郡”。還有另一種情況,除了陳姓以外,鐘、賴、烏、田4姓的堂號也是“潁川”,因為他們的祖先也是潁川人士。
大龍峒陳氏這樣的大家族,堂號和郡望是分開的。“德星堂”是堂號,而他們自稱郡望是“潁川郡”。他們認為,普天下以“潁川”為郡望的陳姓人士都是同一個祖宗,但只有“德星堂”的子孫,才是血緣相近的同一個支脈。
▲德星堂
不管是“汝南”、“河南”還是“潁川”、“江夏”,都是秦漢時期郡縣的名稱,其地域不外乎黃河流域的中原河洛地區。所以,台灣島上的閩南族群會稱自己為“河洛郎”,畢竟,他們家祖宗牌位上最高的那一個,是中原人士。
河南人遷徙閩台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但是,影響深刻遷徙還是要説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大批中原士族南渡到長江以南的浙閩地區,福建的晉安河、泉州的晉江、洛陽橋,都是晉代中原人命名的。
▲開漳聖王
武則天時期,固始人陳政、陳遠光父子平定了閩南,他們從固始老家帶來的58姓軍校在閩地落籍,建設與開發漳州,成為福建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陳遠光在閩南又建立起漳州城,被當地人尊為守護神“開漳聖王”。
自此,但凡中原罹受戰爭,河洛的漢人便大量逃往南方。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另一個固始人王審知和他的兄長王潮一起來到泉州,王審知後來在福建建立了閩國,王審知治閩29年間,政績卓越,福建政治、經濟、文化得到史無前例的大發展,後人譽其為“開閩王”。
▲王審知
這兩次固始籍軍校入閩定居,構成了後世福建民眾的主體,到了南宋,東南沿海的人口激增,僅泉州已達16萬。但是閩南耕地少山多,於是這些南遷的河洛人零零星星地移居到了台灣。
台灣漢族多數來自福建,福建人先祖來自固始的,佔福建人口總數的70%左右,而台灣人來自福建的,佔台灣人口總數的70%左右。固始也由此成為東南沿海同胞及一些海外僑胞的根脈所在,成為蜚聲海內外的“中原僑鄉”。
▲泉州洛陽橋
理論上,固始方言隸屬於中原官話,但它沒有翹舌音zh、ch、sh,也沒有舌面音j、q、x,居然與閩語十五聲系統相一致。
再比如:甲魚叫圓魚、開水叫滾水、天亮叫天光、天晴叫好天、槍叫銃、牌子叫字號、廚房叫灶下或灶間、地方叫所在、沒有叫毛得、太陽叫日頭、跳蚤叫虼蚤、下雪叫落雪……
固始方言保留的中原古音與閩南方言很接近,而其他地區方言就沒有這種特殊讀音。
1953年台灣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當時台灣500戶以上的大姓有100個,其中有63姓的族譜明確記載,其先祖自河南光州固始遷福建,再由福建遷台灣。
推算結果表明,至少有半數台灣人的先祖來自河南。
台灣的河南籍人數猛增
除了地名和宗祠,河南人在台灣留下的印記還很多,比如在清道光年間任台灣鳳山縣令的沁陽人曹謹,他在當地興修水利,帶領台灣人抗英保臺,被奉為“台灣城隍爺”。
而嘉慶年間的台灣知府高叔祥是鄧州人,他因日夜辛勞病死在任上,他死前交待其子高殿舉扶柩歸裏,安葬于鄧州桑莊鄉尹集高氏祖墳。台灣人民為了紀念他,在當地修建衣冠冢。
▲曹謹
時間上離我們比較近的一次大批河南人赴臺,就是1949年國民黨敗退。
根據史料,當時赴臺60萬部隊和100多萬公務員、教師及眷屬們裏面,河南籍人士的數量有20多萬,佔了不小的比例。這些河南籍士兵大多比較年輕,做大官的不多。
來台初期,受政治因素影響,他們都沒有結婚。但到了六七十年代退伍以後,基本都娶了台灣姑娘。一直到80年代,河南籍二代人數猛增。
▲台灣掠影
一直到現在,不管是在台北、高雄、台中等大都市,還是花蓮等縣,都有河南同鄉會的組織,印有同鄉會會員名冊,還會印製贈送河南省地圖,春節時同鄉會組織團拜,平時還會組織豫劇公演,頗為熱鬧。
很多在台灣的河南人後裔,還在海外建立了很多河南同鄉會,即便離開了台灣,他們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老家在河南。
來台的大陸籍官兵被台灣原住民叫做“外省人”,他們大多集中安置在一起,居住的地方叫做“眷村”。
▲台中河南同鄉會
住在眷村裏的河南人不乏三四十年代的民國優秀人才,而他們的孩子,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了科教、文化、軍政界的名人。演過《春光燦爛豬八戒》和《半生緣》的李立群,就是在眷村里長大的孟州人。
還有柏楊,祖籍輝縣。趙雅芝,祖籍開封。董作賓,祖籍溫縣董楊門,生於南陽。
▲李立群
這些赴臺的河南人,幾十年來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河南老家。王廣亞,鞏義人,創辦了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和成功財經學院。王任生,新安人,整個河南的丹尼斯超市都是他投資的。還有在海外發展的河洛郎宋良浩,在商丘尋根祭祖的時候捐資重建了微子祠。
隨著國民黨一起赴臺的,還有原藏于開封河南博物館的4000多件珍貴文物。比如洛陽唐三彩仕女俑,安陽殷墟的青銅器、甲骨文,汝州官窯的瓷器“汝窯三犧尊”,禹州吳道子的《羅漢圖》。
這些文物現在都在台北南海路49號的國立博物館裏,雖然在數量上算不了什麼,但它們的珍貴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國立博物館
台灣的靜宜大學,其前身是美籍修女蓋夏姆姆在開封創立了一所靜宜女子中學,校名取自她的中文名字“陸靜宜”。戰爭時期,女中一度停課,新中國成立後,成為了開封八中。
蔣介石在世的時候,“總統警衛營”清一色都是河南兵,蓋因河南人忠厚的緣故。讓人想不到的是,蔣介石還愛看豫劇,以至於台灣現在還有一個豫劇團。
▲台灣新編豫劇
台灣豫劇團的兩任“豫劇皇后”毛蘭花和張岫雲,都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赴臺後將豫劇發揚光大。
隨著兩岸交流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台灣人來河南尋根,台灣島上的“河洛文化”也被大陸人所了解。根在河洛,老家河南,被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華人所認同。
▲“根在河洛”碑
正如南宋詩人陸游説的那樣:“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
來源: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河南省台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