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秋,薛穎穜背起行囊來到武漢,開始一段新的創業征程。
而此前,他不乏創業成功經驗。曾師從台灣漫畫家敖幼祥,在台灣,他有自己的“抓猴工作室”,在東莞他的“抓猴文化傳播公司”也成功佔領市場,然而這一次,他打算打開一片新天地。
去年7月,當薛穎穜應邀到武漢參加“金銀湖杯”創業大賽,碰到一位已在漢成功創業的台灣朋友,令他非常吃驚。“你在武漢?是什麼留住了你?”
帶著這個疑問,薛穎穜在武漢四處考察,紅樓、起義門、辛亥革命博物館、長江大橋,武漢厚重的文化歷史沉澱讓他著迷,他感嘆,這是一片文創的沃土。“那些在書裏讀過的東西就在眼前,厚重的文化給我無限靈感,武漢值得我留下。”
他來到東西湖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很快獲得接納,有了免費的工作間;申請註冊公司有綠色通道,一週完成。武漢有關方面歡迎的姿態,令薛穎穜堅定了留在武漢的信心。
今年2月,薛穎穜正式成立紅薏米文化傳媒(武漢)有限公司,紅薏米是他家鄉屏東的特産。“一粒米,也是一粒種子,把種子種在武漢,希望公司站在時代的潮頭,以銳意進取的姿態和敢為人先的武漢精神,為武漢文創添彩,為武漢台胞加油點讚。”
紅薏米主打業務定位於微視頻産品,還生産微電影、媒體廣告、動漫畫原創等,圍繞“內容創意、技術創新”,以社群聚合、用戶標簽、定向推送等策略,為客戶提供立體的傳播方案。
“武漢是文化消費潛力巨大的城市,我所有投入都能看到效果。”今年以來,紅薏米快速打造起《60秒創業一點通》《我的PARTY我作主》《紅薏米微劇場》三個自媒體平臺節目,創業知識幹貨、網紅美粧教學、感性敘事微電影,精心生産的內容在網上反響熱烈,吸引了一批鐵桿粉絲用戶。
“發展事業,朋友很重要,在武漢,我從來不缺朋友,這裡人很熱情。”薛穎穜説,在東西湖海峽兩岸青創基地的介紹下,他結識了很多同行,還有企業諮詢顧問、化粧、攝影等行業的朋友,大家互通有無,交流資源,共同進步。青創基地還牽線搭橋,幫助紅薏米接下襄陽青年創業基地展區等項目。
帶著對武漢的愛,薛穎穜精心策劃,以在漢台商台青為主角,拍攝了一檔名為《武漢台胞為武漢點讚》文化宣傳片,並由此延伸出“為武漢打卡”“原創歌曲徵集”等活動。鏡頭裏,來自全球的華人,舉著點讚牌,面向鏡頭説出對武漢的喜愛。宣傳版的拍攝和活動得到市台辦大力支援,得以在多個媒體平臺上傳播。
最近,不斷有台灣朋友問薛穎穜:武漢怎麼樣?薛穎穜告訴他們,來武漢創業機會很多,但抱著所謂的“台灣經驗”“台灣模式”一定不行,要主動適應城市特點,使出渾身力量才能鎖定機會,實現成功。“在這個活力無限的城市,我享受著忙碌的喜悅。”(宋磊、劉宇)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