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市招商系統根據疫情防控全面向好的形勢持續發力,吹響招商引資夏季攻勢衝鋒號。
逆勢求變,迎難圖新
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襄陽經受住了“壓力測試”,並在抓緊抓實抓細各階段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確保了招商引資“不斷檔”“不斷鏈”。
數據顯示,1至4月全市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86個,合同投資額1194.97億元。截至5月23日,已開工項目52個,合同投資額133.3億元。
起勢開篇 在危機中尋機遇
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工作和生活的節奏,不能拜訪,不能面對面洽談,招商引資活動深受羈絆,是停滯不前,還是在危機中尋找機遇?襄陽選擇了後者。
3月12日,我市舉行招商引資網路推介會,120多家媒體同步直播,4000多家企業線上參與,數十家國內知名企業第一時間對接了我市謀劃推出的産業項目,各平臺總點擊量突破500萬次。
4月2日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李樂成提出,要爭分奪秒、搶抓機遇,以敢抓發展、大抓發展、善抓發展的決心和意志迅速掀起招商引資高潮。
這次會議,猶如一把鑰匙,開啟了襄陽疫後重振的大招商、招大商之門。
隨後,我市招商系統迅速行動起來,通過疫情評估、産業趨勢分析,摸清本地産業發展需求和産業轉移承接條件,謀劃了90個與本地産業關聯度大、轉型升級帶動力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項目,進一步完善了我市的産業招商地圖。
同時,結合疫情催生的産業發展形勢,搶抓國家大力推進“新基建”的重大機遇,聚焦主導産業和關鍵環節,突出龍頭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和一些上市公司,緊盯重點區域和重點城市,策劃包裝了一批與我市産業關聯度大、轉型升級帶動力強、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項目。
數字最有説服力。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共簽約162個項目,合同金額1030.3億元,同比僅下降1.95%,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最大限度地把疫情影響降到了最低。
一旦起勢,勢不可擋,精心、精準、精細,全面提升招商的品質和水準,傾情、傾智、傾力,凝聚起抓招商促發展的強大合力,一個招商引資的“強磁場”正在襄陽聚合!
來自:襄陽日報、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