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聚焦武漢

武漢開發區“滿弓發力”

發佈時間:2020-07-16 09:09:24

    4月,武漢開發區加速推進全面復工復産,同比增長2.6%。5月,該區工業經濟繼續提速,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産值環比增長0.6%,同比增長3.6%。6月份,該區工業經濟發展穩健,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産值再次同比增長3.6%。

7月1日,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粵港澳大灣區專場招商活動在深圳市舉行。張敏 攝

  自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以來,該區工業經濟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在疫後重振中跑出“加速度”。

  作為武漢乃至全省工業經濟主戰場,武漢開發區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佔全省1/15、武漢市1/5。

  與時間賽跑“千億大道”再現活力

  “千億大道”東風大道沿線佈局東風公司、東風本田、東風乘用車、神龍汽車等為代表的龍頭整車企業及5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支撐起全市汽車産業的大半江山。

  作為全省規模最大的單體工業企業,東風本田全面復工復産、達産滿産,同步帶動上下游500多家零部件企業復蘇並重現活力。

  7月初,東風本田6月銷量出爐,共計批售汽車77363輛,同比增長16.9%。數據顯示,今年1—6月,東風本田累計完成批售超過30萬輛,企業生産經營正從疫情影響中快速恢復,市場表現穩步回暖。

  3月11日東風本田生産重啟,第一輛車下線。到4月6日,東風本田實現滿産3000多輛,平均每50.1秒就能下線一輛汽車,産能完全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正常水準。三周多的時間,東風本田實現了從重啟到滿産的飛躍。“目前,東風本田産能已完全恢復,達到日産3000輛的水準,銷售也超過去年同期水準。5月,銷售量達到去年同期的117%。”日前,東風本田負責人介紹説,東風本田通過加班加點挖掘産能,向管理要效率,追回産能,3個工廠有2個開啟“雙勤”模式,第三工廠也將於8月開始向日産1060輛車的産能爬坡。

  疫後重啟,東風乘用車開啟全面煥新計劃。6月 13日,隨著奕炫GS和純電動奕炫EV5兩款車型的上市,東風風神奕炫家族“組團出道”,帶動全線産品的生産和銷售。6月,東風風神月銷量攀升至6704輛,環比增長24%。今年上半年,東風風神累計銷量超過3萬輛,其中奕炫家族車型銷量超過18000輛。

  東風亞普,武漢開發區的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復工復産後工廠産能已經恢復到歷史同期水準,交付給客戶的油箱逐月大幅攀升。“目前,我們實行雙班24小時滿負荷生産,一定要把疫情延誤的工期趕回來。”工廠負責人説。

  空調家電,同樣是武漢開發區“牽一髮動全身”的又一重要支柱産業。目前,格力、美的、海爾等龍頭家電企業不斷達産、滿産,甚至超産。其中,美的單月産量接近100萬套,再創歷史新高。

  格力電器武漢公司“滿血復活”,5月産能增加20%,帶動54家核心供應商同步復産滿産。目前,格力武漢公司整個工廠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産,每天有2萬套空調下線,産能已達到歷史峰值。“我們每個月生産空調50多萬套,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格力電器武漢公司生産部負責人介紹。

  在這家企業的官網上,幾乎每天都在刊載招聘資訊,包括裝配工、操作工、質檢員、叉車司機、焊工等多個職位。

  東風雲峰、吉利高端汽車等武漢開發區重點項目工地,樁機隆隆,車輛往來穿梭,施工人員正在加班加點搶工期趕進度,把因疫情損失的時間搶回來。

  “三天建起一層樓! 全國首創。”6月19日晚,武漢開發區重點建設項目——武漢沌口六村項目現場,中建三局綠投公司項目部採用最新施工設備——爬升式施工平臺,創造了一項樓體建設新紀錄。

  “今年受疫情影響,工期延誤了60多天,我們要把工期搶回來,確保年度目標。”項目經理孫安鋒介紹,採用新的施工設備,優化工序流程,不僅僅在於創造紀錄,更是為復工復産提檔加速。

  29棟樓同時施工、24小時輪番作業,自3月23日復工以來,沌口六村項目4月、5月雙月産值超過2億元,成為中建三局在漢項目月産值率先超億元的項目。

  “店小二”有呼必應無事不擾

  重啟3個多月來,武漢開發區全力做好“店小二”,與企業站在一起,一同爬坡過坎、滾石上山。

  “今年,受疫情影響,混凝土市場較往年略顯蕭條。這些訂單真是雪中送炭,讓我們更有底氣戰勝困難,對企業復蘇充滿了信心。”6月23日,武漢開發區首場“企業供需對接活動”上,君善建混凝土公司總經理解聰説。這家商品混凝土生産企業,現場斬獲了近6000萬元的採購訂單。

  政府“做媒”、企業“相親”。融創經開公司、中交二航局、中建三局、武漢市政集團等需求方,與百俊同建材、君善建混凝土、車都環保再生資源等供給方,共13家重點企業,相互簽訂了近2億元的採購協議。

  疫情之後,經過了兩三個月的停工,全區企業普遍面臨各種困難:原料運不進來,産品賣不出去,員工無法到崗,市場低迷,流動資金缺乏……

  “企業的事情,就是我們的事情;企業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武漢開發區從資金、人力資源、市場等方面發力,幫助企業暢通産業迴圈、市場迴圈。

  復工之初,東風本田、格力、美的等企業,大量員工滯留外地。武漢開發區派出多輛大巴,點對點助力企業接回員工,甚至為東風本田還專門協調開通了一趟從十堰到漢口的火車專列。

  産品銷路受阻,武漢開發區領導變身“網紅”主播,多次為區內企業站臺吆喝,賣汽車、賣空調、賣酸梅飲料……

  5月29日,武漢開發區宣佈,針對“漢産漢銷上漢牌”的乘用車,在市政府補貼基礎上,再給予燃油車2000元、新能源汽車5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在多重政策利好之下,多家車企銷售上升,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在武漢地區的銷量環比增長均超過45%。在東風本田汽車友芝友4S店,5月份銷量突破200台,訂單環比提升14%,“宜昌、襄陽等周邊城市顧客都來店諮詢看車。”4S店負責人説。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武漢開發區啟動中小微企業“紓困資金、流貸貼息、融資租賃、工業廠房租賃、首次進規獎勵”等各類項目申報,為中小微企業“供血供氧”“造血供氧”。

  目前,該區已有106家企業實現融資貸款總額7.5億元。其中,14家工業企業獲區與農商行合作的“助保貸”,貸款資金1億元。武漢同濟現代醫藥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開發區政府的金融幫扶,爭取到了4000萬元的“過橋貸”,順利實現了資金週轉,解了燃眉之急。

  力助企業復工復産、加速重振復蘇,武漢開發區還安排領導幹部包保包辦重大項目,負責統籌協調項目審批、開工建設、竣工投用等全過程,全面負責、高位推進。“我們將發揚軍運精神和抗疫精神,圍繞項目建設主動作為、創新求變。”武漢開發區負責人表示,“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全力穩住經濟和社會發展基本盤,助推武漢開發區在高品質發展軌道上加速前進。”

  (李金友 張敏)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