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聚焦武漢

出口原産地證書成“紙黃金”

發佈時間:2020-07-22 10:56:31

    (湖北日報記者張愛虎、通訊員蔡晨毅)7月20日獲悉,今年以來武漢海關不斷優化原産地簽證作業模式,推進原産地簽證改革,用好用足“紙黃金”紅利,助力湖北出口企業復工復産,上半年累計簽發出口原産地證書2.04萬份,減免關稅約5.3億元,平均每份證書減免關稅近2.6萬元。

  原産地證是出口國的特定機構出具的證明其出口貨物為該國家(或地區)原産的一種證明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貨物原産地證明書》是證明有關出口貨物原産地為我國的證明文件。有了這一紙證明,我國出口的産品,在東盟等特定國家或地區可減免關稅。

  為幫助我省外貿企業加快復工復産,武漢海關直面難題,推出原産地簽證“不見面申領”服務,將原産地實地調查調整為書面調查,再把證書快遞到企業。上半年,共通過郵寄方式辦理原産地證書近1400份,實現了簽證全程零見面。

  武漢海關還進一步深化簽證信用管理,制發《出口原産地簽證敏感産品清單管理制度》《出口原産地證簽證高資信企業管理操作規程》,根據對簽證企業、簽證産品的風險評估結果實施分類管理。同時,實施企業申領一體化模式,構建“居家申領+多點自助列印+窗口寄證”三合一的申領機制,擴大證書自助列印範圍,與地方政務中心加強合作,切實提升企業的便利度和獲得感。據悉,湖北自貿試驗區宜昌片區政務中心日前已順利上線原産地證書自助列印服務,上線當日即有兩家企業在政務中心成功自助列印證書。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