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聚焦武漢

創新賦能衝刺今年“下半場”

發佈時間:2020-08-10 09:00:26

    上半年,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地區生産總值總量和增量均居全市各區之首,達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九成,其中二季度地區生産總值較上年同期增長13.5%。

  該區地區生産總值、服務業增加值、工業投資、進出口、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6項指標完成情況,排名全市第一。

  5日,全市各區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後,武漢市委常委、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汪祥旺接受了長江日報記者採訪。

  記者:東湖高新區經濟指標恢復性增長,高品質發展的火車頭靠什麼驅動?

  汪祥旺:依靠的是激活經濟重振“三引擎”,即扭住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創新賦能(研發和數字經濟等)三大引擎。

  開展“雲招商”,吸引霍尼韋爾、邁瑞醫療、賽爾群等明星企業落戶光谷謀發展,支援帝爾鐳射、華康世紀等本土企業紮根光谷再投資,實際到位資金394.1億元,超目標進度3.6%。

  發揮投資拉動效應,推進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等一批“雲智網”新基建項目,加快建設高新大道、生態大走廊等城建項目,抓好東湖實驗室、國家記憶體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

  加強工研院等“四不像”機構建設,加大研發支援,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304.96億元、增長15.9%,對二季度經濟增長貢獻度達63%;進出口總額632.96億元、增長11.7%,佔全省37.9%、全市61%。

  記者:光谷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什麼?

  汪祥旺:東湖高新區要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主引擎作用,經濟工作重點之一就是要保市場主體。

  一方面,“保市場主體”在“六保”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等的前提和基礎,對於提高經濟增長內在動力、提升經濟長期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企業和市場主體是高新區的特色。

  目前,光谷有超13萬家市場主體,佔全市1/10,它們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其中,接近9萬多家是企業。企業特別是創新企業是高新區創新創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活力源”,東湖高新區以中小微創新型企業為主,保住它們,就是穩住經濟的基本盤。

  下半年,光谷將繼續落實減稅、降費、免租、信貸四重惠企“禮包”,拉一把,幫助13萬家市場主體活下來、留下來、強起來。

  記者:今年下半年,光谷如何搶抓機遇發展産業?

  汪祥旺:變局中開創新局,光谷佈局的重點産業正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風口期,光谷將進一步發展和壯大三大支柱産業,為單個企業提供良好的産業環境和發展舞臺。

  下半年,光谷將繼續夯牢産業基石,一方面創新賦能,大力發展上游具自主創新力産業,另一方面,繼續做好強鏈補鏈穩鏈延鏈工作,讓更多企業在産業鏈上找到自身的定位,形成特色優勢特色産品。

  目前,東湖高新區形成了“芯-屏-端-網”和生物醫藥兩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線上經濟蓬勃興起的發展格局。

  下半年,光谷將繼續發展三大産業,一個是光芯屏端網産業,將形成世界第一萬億級産業集群;第二個是世界級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産業集群,疫情期間該産業獲得新的機會和空間,超常規發展,生物醫藥企業表現亮眼,訂單爆髮式增長,有的企業産品甚至遠銷海外;第三,疫情期間,光谷的線上教育、線上娛樂、線上辦公等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紅利加快釋放,數字經濟逆勢大幅增長,下半年光谷將繼續抓住疫後重振、數字經濟空前發展機遇。

  記者:東湖高新區全體幹部將以怎樣的精神風貌和工作作風投入下半年衝刺、決戰?

  汪祥旺:全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馳而不息鍛造優良作風,強化領導幹部&&示範,弘揚擔當作為的幹事文化,深化勤政為民的服務意識。下半年,光谷人迎難而上、轉變作風,以更飽滿熱情、更擔當作為投入疫後重振,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通過黨員幹部敬業精神,讓企業感受到政府服務,躬身做好企業“店小二”,敬業精業,奮力譜寫光谷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長江日報記者李佳 見習記者劉珍 通訊員瞿淩雲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