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在黔台企

“臺二代”接棒紮根貴州小鎮:要做大陸的“生薑大王”

發佈時間:2020-09-01 15:35:27

“臺二代”接棒紮根貴州小鎮:要做大陸的“生薑大王”

    圖為台企展示的各類生薑加工産品。 劉鵬 攝

  中新網貴陽9月1日電 題:“臺二代”接棒紮根貴州小鎮:要做大陸的“生薑大王”

  記者 劉鵬

  記者日前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生薑種植基地看到,“臺二代”古文傑正與種植戶們商量採購計劃,還時不時地拉拉家常,“他們經常會問我在這裡的飲食習不習慣。”

  9月,是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萬畝生薑豐收的時期。“最近,我們每天都要走村串戶和種植戶商量採購協議,查看生薑的品質情況,招攬收姜的勞作人員。”古文傑告訴記者,收姜前期的準備工作和收姜一樣重要,前期和種植戶談好後,後期收姜環節就會更加順利。

  雖然來貴州的時間不長,但古文傑自稱為“地道的貴州人”,日常飲食中已經離不開折耳根、辣椒等貴州特色食品。

  古文傑是貴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該企業由其父古永雄所創辦,是鎮寧縣的第一家台資企業。該企業業務以農産品生薑銷售及産品深加工為主,2017年底正式投産,目前已發展為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實現年加工生薑2萬噸,年産值3億元(人民幣,下同),研發出食用、日化、保健等20余種生薑加工産品。

  古文傑起初“並不想留在貴州”,受父親的影響,對貴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情感,才決定到貴州來發展。古文傑説他的父親,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大陸,對大陸的發展環境很熟悉,願意在貴州發展。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在貴州的生活,古文傑對大陸的認識和了解愈發全面。古文傑説:“近年來跟著父親的腳步多走了走,對於大陸的發展環境和機遇逐漸有了更深地了解。大陸的發展是很多台灣年輕人想像不到的,不能光看網上的資料介紹,而是要真正地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

圖為“臺二代”古文傑(左)和生薑種植戶合影。受訪者供圖

圖為“臺二代”古文傑(左)和生薑種植戶合影。受訪者供圖

  上大學時,古文傑偶爾會來父親的企業學習。2019年,大學畢業後他就直接奔赴鎮寧。“台灣的精緻農業很發達,貴州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的交通條件,兩者結合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古文傑説。

  古文傑認為一塊小小的生薑很多人只知其可食用,而其背後的文化和價值很少被了解。

  經古文傑提議,企業更加注重姜文化的塑造,同時為讓更多人了解姜的更大價值,古文傑經常帶領團隊去各地宣傳推介。

  “生薑是一種集調味品、蔬菜、中藥材于一身的重要植物,含有豐富的姜辣素、姜黃素等,能驅寒暖胃和促進血液迴圈,俗話説,冬吃蘿蔔,夏吃姜,少請醫生開藥方,可以説生薑全身都是寶。”古文傑説,“我們致力於姜種植、品種改良,研發安全、健康的姜製品前景無限。”

  2019年貴州健康醫藥産業産值達1019億元,這讓古文傑對生薑産業的未來發展更具信心。“福建有‘玻璃大王’,台灣有‘晶片大王’,希望我們在貴州做成‘生薑大王’。”古文傑憧憬地説。

  古文傑的“宏偉目標”讓60多歲的古永雄非常欣慰。古永雄説:“貴州良好的生態環境非常適合養老,我們這一代的打拼是時候讓年輕一代接過接力棒,希望更多的台灣年輕人能夠更快地融入到大陸這塊土地。”(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主辦單位:貴州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