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州都勻10月25日電 題:“嫁”到貴州的台灣男青年:感受生活越來越便利
作者 周燕玲
因妻子是貴州人,“70後”的賴敏聰常常向別人這樣介紹自己:“嫁”到貴州的台灣男青年,喜歡吃辣和酸。
已“嫁”到貴州15年的賴敏聰覺得,如今生活越來越便利,不管是交通出行還是享受大陸提供的相關福利制度,“今年我和兩個兒子都辦了醫保,在手機上就可以繳費。”
“現在參加醫保住院報銷達80%,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賴敏聰説,辦理台灣居民居住證後可在網上掛號就診,乘坐高鐵、飛機也跟大陸民眾一樣,自助刷卡非常方便。
2003年,來自台灣新北市的賴敏聰看中大陸商機後在廣州從事服裝生意,並與當年在廣州務工的貴州籍貫女子相識相戀。1年後,賴敏聰與該女子結婚並回到台灣發展。
回台灣一年後,不甘心的賴敏聰再次“登陸”,與妻子在貴陽經營台灣特色小吃,並於2006年來到妻子的老家貴州省都勻市扎了根。在都勻,賴敏聰不再從事老本行,而是賣起了當地民眾喜愛的娛樂活動工具——麻將機。
入鄉隨俗對於賴敏聰來説,不僅學會了打麻將,還愛上了吃辣椒。每年過年賴敏聰就會帶著妻子與2個兒子回台灣過春節,習慣了貴州口味的他每次都會捎上幾包辣椒,“回台灣不吃辣反而不習慣了。”
在賴敏聰看來,近年來大陸的惠台措施不斷升級,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廣闊。為此,在賣麻將機之餘,賴敏聰還開展台灣精品農業種植,把台灣農業技術引進到貴州種植百香果。
“當時成立農業公司時,所有的手續和證件都在一天時間內辦完。”賴敏聰説,這樣的辦事速度和效率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此外,賴敏聰還利用人際關係,寒暑假期間把當地職業技術學校的貧困學生引薦到蘇州的台資企業兼職。“已有40多名學生去到蘇州的台資企業兼職,工作2個月有1萬多元人民幣的收入。”賴敏聰説,很多學生去兼職後不僅能開拓視野還能為家庭減輕負擔。
2015年,賴敏聰帶著岳父岳母去台灣自駕環島遊玩了一個月,2017年則帶著父母從台灣來到貴州黃果樹瀑布、荔波小七孔等熱門景區遊玩。作為一名普通民眾,賴敏聰希望未來兩岸能繼續和平發展,實現互利雙贏。
“這十幾年,貴州見證了我的成長,我也見證了貴州的發展。”賴敏聰説,2005年從貴陽到都勻需要坐5個小時的汽車,現在乘坐動車只需要48分鐘。
從東南沿海到西部地區、從單身到結婚生子,對於賴敏聰而言,在大陸的人生歷程就像一首逐步遞進的“進行曲”,越唱越美好。(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主辦單位:貴州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