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臺媒看遼寧

台灣《經濟日報》報道大連台商董啟堂創業故事

發佈時間:2021-09-08 06:38:08

    1月15日,台灣《經濟日報》刊登了記者林則宏采寫的專題報導,題目為《董啟堂賣車高 站穩大連》。文章寫道:

  2015年已是大連台商企業協會會長董啟堂來到大連的第22個年頭,儘管大連在中國享有“北方明珠”、“浪漫之都”的美名,大連也確實是一個旅遊、渡假的好地方,但對於一個沒有企業背景、胼手胝足到此投資創業的台灣人來説,能熬過這20多個寒暑並非易事。

  董啟堂出生嘉義,年輕時在高雄九和汽車工作,憑著實力一路從業務員當到新車部主任。因看好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潛力,1993年毅然離開工作了12年的九和,與另外兩位友人來到中國大陸闖蕩。

  董啟堂説,當時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準備在大陸成立十家經銷商,一開始他是向福特爭取上海的經銷權,但福特告知上海經銷權準備交給六和汽車。美國總公司在看過董啟堂過去在台灣市場的銷售成績後,希望董啟堂能挑選上海以外的地方,繼續為福特汽車效力。

  政策轉向/外商優惠被取消,面臨事業黑暗期...

  大陸在改革開放初期為吸引外商投資,曾給予三資企業許多優惠政策,包括零關稅進口自用轎車,而當年大陸汽車進口稅超過百分之兩百。由於存在巨大的潛在利益,當年一張汽車免稅進口許可證,黑市可以賣到人民幣20萬元以上,導致最後虛設外資機構的情況氾濫,而當年光是大連從事汽車進口業務外商就多達56家。

  董啟堂説,在大連代理汽車進口的前兩年,他確實賺了不少錢。不過,1995年大陸政策轉變,取消這項優惠措施。他坦承,從1995年到1998年是他事業最低潮的時期。這段期間,他也試著轉做汽車周邊産品生意,但都不順利。

  堅持信念/毅然建展示中心,嘗到甜美果實...

  因投資事業不見起色,1999年,另外兩個合夥人選擇退出,獨留董啟堂隻身在大連繼續奮鬥。2002年福特與大陸長安汽車合作的新款轎車上市,董啟堂再次申請並取得代理權。

  但這一次,福特要求所有經銷商的銷售據點都必須是標準的4S店。董啟堂説,那個時候這裡沒有路燈,連公交車都沒有,很多同業認為,他在大連蓋銷新車展示中心,是不是「腦子有問題」。但後來市場的發展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往後十餘年,大陸汽車銷售呈現飛快成長。2002年大陸汽車銷售量為317.28萬輛,2014年已經達到2,349.19萬輛。

  儘管21年來經歷過跌宕起伏,董啟堂卻從未有過打退堂的念頭。因為堅持這樣的信念,當年大連56家外資汽車經銷商,如今只剩董啟堂一家仍屹立於大連車市。他透露,如今他在大連、吉林兩地,一年營業額超過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52億元)。(方永樂)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