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窯,那飄進歷史的十里煙嵐
石堂山元代至大二年碑刻
青瓷梅瓶
青瓷斗笠碗
青瓷盤
菊瓣花口碗
帶款識瓷片
內鄉窯址中心區
攝影/江紅軍
□記者 張冬雲
1992年麥收時節,淅川縣老縣城西門外丹江邊,一群農民在洗澡,有人感到腳被硌了一下。這人鑽入水中,從流沙中抄起了那個硌腳的東西,竟是一個青釉瓷盤,完完整整的,盤內外皆是青綠釉,幽光閃耀。眾人鑽入水中去摸,摸到了77件瓷器,其中76件是青釉瓷器。
這批瓷器輾轉被河南省博物院收藏。省博研究員楊愛玲驚嘆“釉色除個別器物因水浸微微泛白外,大多數器物青綠如碧玉”。經仔細研究,她認為這些器物是內鄉窯(鄧窯)所出,並兩度刊發論文解讀。她在編撰《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瓷器卷》時,收錄了其中四件器物。
丹江為何會有內鄉窯瓷器呢?據《淅川縣簡志》記載,出器物的地方曾是古碼頭,貨物由此北上可達關中,南下可至漢口。這77件瓷器為丹江沉船上的瓷器,證實了宋元時期內鄉窯瓷器由水路外銷的事實。
2006年8月25日,南召縣城郊鄉董店村高莊組一農戶院墻根下,挖出一批窯藏瓷器,較完整的有58件,包括菊瓣花口大碗、裹足支燒大盤、雞心大碗等。器物均光素無紋,以灰青色石灰鹼釉為主。專家考證認為,這批瓷器也是內鄉窯所出。
內鄉窯,又名鄧窯,因歷史上內鄉長期歸鄧州管轄得名。它地處內鄉縣山乍嶇鎮大窯店村,始於唐,盛于宋,元末斷燒。迄今為止,它未進行過正式考古發掘,但憑藉有限的面世器物以及歷史上的影響,2013年被評定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圍繞它,有著諸多謎團。從未正式發掘的老窯址,現實和歷史風貌是怎樣呢?它青綠如碧玉的色彩,是如何燒造而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帶“窯司”字樣的內鄉窯瓷器碎片,能否證實它曾是官窯呢?
◎石堂山下探古窯
自內鄉縣城驅車西南行25公里,是山乍嶇鎮石堂山。石堂山腳下白楊村大窯店自然村,就是內鄉窯址所在地了。
石堂山風景優美,周圍淺山區林木茂密,又分佈著儲量豐富的石灰石、高嶺土、雞窩煤礦等制瓷、燒瓷原料,加上前河的豐沛水源,為內鄉窯燒造,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
內鄉窯址中心區,以大窯店自然村為中心,北起土槽溝,南經店坊、水溝、白楊至上莊村,整體是個不規則的狹長地帶,總面積120多萬平方米。歷史上最盛之時,“十里窯場”窯口櫛比,陶煙四起,車馬喧囂,商賈雲集。
元旦前夕,冬日暖陽中,記者抵達大窯店自然村。村西的大田地是窯址中心區,田裏的麥苗低矮稀落,窯址區的莊稼往往長不好。
大田地到處散落著碎瓷片和碗托、匣缽、墊餅、墊圈等遺物,你蹲下不挪窩一會兒能揀一堆。大田地西側是前河,是條一人多深的幹河溝。跳進河溝扒開溝壁覆蓋的幹玉米秸稈,半截窯壁赫然出現,略呈紫褐色,這是烈火燒過的痕跡。
前河歷史上河寬水深,自西北向南流入丹江直達淅川,為內鄉窯制瓷提供水源,也為瓷器銷售提供便利交通。
圍繞內鄉窯址中心區,周邊分佈著窯貨溝、頭漕溝、板貨崗、渣子坡等,均與當年內鄉窯各工作作坊、各作業面有密切關係。窯貨溝是倉庫,堆放成品瓷。頭槽溝是挖掘高嶺土的地方,板貨崗是堆放廢棄瓷器的地方,渣子坡由淘洗瓷土剩下的粗泥砂堆積而成。
立於內鄉窯址中心區,掌中托著一把碎瓷片,那絲雨花瓷、白天藍、荷葉青、麥苗綠等釉色瓷片,遺落田野近千年,美妙的瓷釉,仍如雨過天晴般澄澈,如五月清晨般清爽。昔日十里窯場升騰起的窯煙,從歷史深處瀰漫而來,熊熊燃燒的窯火映紅變幻的畫面,鉤沉起內鄉窯的舊時繁榮。
內鄉窯的十里窯煙已成故事,被老百姓講述著:“窯毀於洪水,相傳當初洪水來時,還有好幾窯瓷器來不及搬走,現在還淤埋在地下呢。”
也被專家學者廣為追尋。《中國內鄉窯》主編江紅軍説,2003年11月初,南陽市博物館在大窯店村北5公里處彭營村發現殘片和廢棄窯址,在新寨南2公里處上莊村發現大量瓷片堆積。説明內鄉窯範圍比目前確認的區域還要大。2014年,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調查發現,大窯店村西北方向的龍泉溝、石板溝、官路溝都是窯區,發現有大量青瓷、黑瓷片。大窯店村西南的張灌溝也是窯區。
內鄉菊潭古瓷博物館館長李海濤在田野調查中也有新發現。比如距大窯店約3公里的李崗老窯,“窯渣和廢品堆積層保存完好,順土坡輕輕一扒,能看到一層層匣體和廢棄品的堆積。”李海濤説。
李海濤還發現了距大窯店遺址12公里的石板溝窯址,撿到有黑色流釉的瓷片,他認為這是內鄉窯把鐵繡花釉運用到青瓷上的嘗試,應是較早的高溫釉下彩。
內鄉窯,在專家學者的追尋中,不再是個扁平字眼,而一個地方,能讓人回想,值得一再前往。
◎神秘古窯成﹃國保﹄
內鄉窯是宋代北方汝窯系列瓷窯之一。南宋《坦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窯,故河北、唐、鄧、耀悉有之,汝窯為魁。”鄧,即鄧窯。
從明至清,內鄉窯有史可據,但都未指明窯址具體地點。新中國成立後,文物工作者一度遍尋不著。
1975年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陽市文物局在大窯店村發現“大量瓷片和窯具堆積,河岸斷崖上有燒土塊和殘窯址,還有瓷土釉藥等原料”,這是否就是史書所載的內鄉窯呢?
遺址西側石堂山上,文物工作者發現一通元代至大二年(西元1309年)“石堂山麻衣道場重建十方普濟宮碑”,碑文有“孤村陶煙時起,前事宛然在目”,指向性明顯,大窯店村遂被確定為內鄉窯址中心區。碑文還確認了內鄉窯生産下限,也就是説,直到1309年元代中期,內鄉窯仍在燒造。
1986年,河南省政府公佈內鄉窯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保護範圍。
從1976年到1986年內鄉窯成“省保”前,著名古陶瓷鑒定專家馮先銘曾四次來此考察。馮先銘提出內鄉大窯店窯即為文獻記載的“鄧窯”。他還對遺址上收集的碎瓷片做了細緻研究。他的關注與評介,對內鄉窯來講彌足珍貴。
2009年,內鄉縣啟動內鄉窯“國保”申報工作。電話採訪中,時任內鄉縣文化局局長薛有倉回憶:“從已採集到的瓷器(片)標本來看,它是唐宋元豫西南唯一曾為官府燒造過瓷器的地方窯。瓷器不僅有自身特點,還兼採汝州、耀州等窯口之長,也得到陶瓷大家的重視肯定,整體保護現狀完好,歷史地位以及藝術、科學價值較高。”
2013年5月,內鄉窯被公佈為“國保”。
雖為“國保”,但因遺址區未進行正式文物發掘,之前曾有過的多次調查“開挖面積都很小”,未找到完整瓷器,只發現了不同時期眾多碎瓷片,“以小窺大”“以殘悟整”,專家們初步認定此窯“初燒于唐末,盛燒于宋,復燒于元”,元末停燒。
圍繞內鄉窯,還有一個爭議點:它是否為官窯。1985年,時任內鄉縣山乍嶇文化站站長靳青陽發現一塊小瓷片,它略呈三角形,長五六釐米,上刻“窯司”字樣。經文物部門確認,這是刻有“窯司”字樣的青瓷壺殘片,是宋代中央政府派官員對鄧窯進行窯務管理的實物見證。
內鄉縣文廣旅局局長趙國浩説,開封鐵塔上的鈴鐺、琉璃磚等為內鄉窯燒制,鐵塔展廳曾展示過印有“鄧州窯制”銘文的琉璃磚。“鐵塔的建造,在北宋是‘國字號’工程,琉璃磚製作不選擇離開封更近的禹州、汝州而選在內鄉,這與內鄉窯産品材質上乘、做工精良有很大關係。”
當地研究人員李偉男認為:“內鄉窯在宋代已受到皇室的重視和喜愛,很可能具有‘有命則貢’的官窯性質。”
◎最是迷人麥苗綠
丹江發現的77件內鄉窯瓷器,其色彩給楊愛玲留下了極深印象,她的兩篇論文中,一再講到“釉質晶瑩光亮,有青玉般質感。與臨汝窯、新安窯、宜陽窯、寶豐窯青瓷不同,它的青更深一些,不像臨汝窯的橄欖綠,不像寶豐清涼寺窯的蔥綠色,是獨特的麥苗綠。”
1977年,著名古陶瓷專家葉喆民來到內鄉窯,“一日往返”的調查中,遺址區的青釉劃花瓷片令他驚嘆。2011年,他在《中國陶瓷史》中鄭重記述:“有一種青釉劃花瓷片十分精彩,為其他窯址所未見。”
葉喆民見多識廣,翠綠如玉的耀州窯,獨樹一幟的磁州窯,寥若晨星、珍若拱璧的汝窯,“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越窯,葉喆民熟知其工藝和釉色。但他仍如此稱許內鄉窯的青釉瓷,可見其既精美又與眾不同。
這種青釉之美,也閃耀在內鄉縣菊潭古瓷博物館裏。館藏的內鄉汝釉天青碗、青瓷花口尊,質感溫潤,色調典雅,令人心靈平靜、心境平和,與之相對,深感意境悠遠。
歷史上內鄉窯以青瓷窯口馳名,但作為從唐至元一直燒造的窯口,別的朝代産品也頗具價值。
唐代內鄉窯的主打産品是花釉瓷,這是唐代河南諸窯口的重要作品。它色彩艷麗,還有絲綿狀窯變。
宋代內鄉窯“主打”産品是青瓷,代表著宋代主流審美觀,其青瓷産品又以印花居多。印花青瓷是用特製模子在碗、盤、洗等器物內壁壓印花紋後燒制。內鄉窯青瓷印花紋飾主要有花卉和水生物。花卉題材有纏枝花卉、折技花卉、交枝花卉和團花等。水生物題材有海螺、遊魚、荷葉、水草等。一個典型的內鄉窯青瓷水生物印花碗,會在碗內壁印水波紋,其上或是一條遊魚浮于水面,或是一隻海螺沉于水底,花葉挺拔,水草飄搖。
金元時期瓷器殘片,在河南省文研所調查中也有發現,它的《調查報告》中稱:“比如碗底心有臍,內壁印纏枝花卉,都具金元時期風格。”省博收藏的77件內鄉窯瓷器,更直觀展現了內鄉窯金代瓷器的精美,反映了金代內鄉窯青瓷技藝的高超。
如果將內鄉窯比成瓷繪長卷,它是以泥為線條,以青釉作彩,經由歷代工匠拉坯、刻花、浸釉完成。這幅長卷,即便淤滿泥沙,被歲月侵蝕至破碎,附麗于其上的文化資訊也不會消散,永在風雨中訴説著泥土、水與火的故事。
◎奏響泥與火之歌
古窯址復燒,是奏響泥與火之歌。復燒,是追根溯源,是敬畏傳統。復燒,是一種保護和傳承。中國幾乎所有重要窯址,都有當代人潛心於復燒。2011年,景德鎮以11座復燒的歷代古瓷窯為核心的民俗博覽區,被當時的文化部公佈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非遺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
內鄉縣政府黨組成員周曉鋒,負責內鄉文旅工作。他對內鄉窯有極深感情,&&了菊潭古瓷博物館建設,更推動了內鄉窯兩度復燒。他説:“復燒是活的傳承,是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燒制理論結合,讓燒制過程及産品品質更可控。楊子坤和李海濤,都為內鄉窯復燒作出了艱苦努力。”
20世紀90年代,內鄉五里堡扳倒井村村民楊子坤,利用自己掌握的陶瓷燒造技術,用大窯店高嶺土做原料,啟用古方配釉料復燒內鄉窯。燒到第三窯時,出了共有18個品種的上百件作品,中間有青綠色的漂亮瓷器。之後因無財力支援停燒了。他很遺憾:“啥時能真正燒個好東西,讓專家論證下,我這輩子心願才算完成。”
80後的李海濤喜歡歷史和收藏,曾師從洛陽市古陶瓷學者、收藏家陳樹威學習多年。2017年,他向楊子坤請教內鄉窯復燒事宜,楊子坤有病在身,仍詳細講解原料産地、工藝配方,帶李海濤去實地調研。
李海濤的團隊走遍內鄉,選取了制瓷所需的十余種優質天然原料。2017年10月,團隊又循著古人制瓷採料的遺跡,找到了傳説中的釉土紫金土。經多次窯燒試驗,2017年,第一批與宋代內鄉窯瓷特徵接近的豆青釉、白天藍釉、荷葉青釉、茶葉末釉瓷器試驗成功。80多歲的楊子坤看到作品後,激動不已。
2018年,內鄉窯製作技藝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李海濤等人被南陽市命名為內鄉窯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周曉鋒説,為更好傳承內鄉窯文化,內鄉縣已建了三個研學基地,這也是南陽市青少年示範性實踐基地的特色項目。孩子們可以在這兒揭開“泥巴變珍寶”的面紗,感受升騰的窯火魅力,領略深厚的傳統陶瓷文化。
(來源:河南日報 精彩週末 行走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