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根在河洛
徐金星
閩南人“根在河洛”,河洛文化乃閩南文化之源,這與客家人、客家文化是相同的。有資料顯示,今天閩南人主要生活在福建、台灣以及東南亞地區,約5000萬人。
閩南,概指以泉州、漳州、廈門“金三角”為中心的福建南部地區。當年遷入福建南部的中原漢人,將當地的兩條河水分別稱作“晉江”和“洛陽江”,以寄託他們對晉王朝和京師洛陽的無限懷念。後在洛陽江上修洛陽橋,明代重修時,郡守孫明讓曾為之記,記文中就有“悠然有小河洛之思焉”的話。
福建開發史上,有三次移民高潮
研究者一般認為:在福建開發史上,曾經有三次移民高潮。
第一次,《晉書》雲:“俄而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資治通鑒》雲:“時海內大亂,獨江東差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西晉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五胡入擾,加上自然災害給洛陽、河洛和中原大地造成了極大災難,多數漢人難以生存下去,紛紛南遷,形成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中原漢人大規模南遷浪潮,這便是今日各地閩南人(以及客家人)的第一批先民。
關於此次南遷人數,翦伯讚主編的《中國史綱要》載:“到達長江流域的至少有70萬人,另有20萬人沒有到達長江,聚居在今山東境內。”譚其驤《晉永嘉喪亂後之民族遷徙》載,從永嘉之亂到拓跋燾攻宋,北方人口南遷將近百萬。依《晉書•地理志》所轄地域一戶五口計,“共有人口七百餘萬,則南渡人口九十萬,佔其八分之一強”。陳寅恪説:“南來的上層階級為晉的皇室及洛陽的公卿士大夫(《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第二次,唐高宗總章二年(西元669年),泉州、潮州一帶發生“蠻獠嘯亂”,唐王朝令陳政率領府兵3600人出泉州、潮州一帶平亂。陳政去世後,其子陳元光襲位,最終平定了暴亂。垂拱二年(西元686年),陳元光奏請於泉、潮二州間設漳州,武則天(時駐神都洛陽)冊準建漳州及屬縣,陳元光任刺史。南宋紹興十三年(西元1143年)陳元光被追封為“開漳主聖王”。
第三次,黃巢起義、唐末戰亂,光州固始王潮、王審知率兵5000人南下,于唐僖宗光啟元年(西元885年)進入閩南,先後佔領泉州、福州等。王潮死,弟王審知繼位。西元933年,王審知之子王延鈞稱帝,定都于長樂(今福州市),國號閩。
台灣先住民即“河洛郎”
這三次漢人入閩高潮,第一次以洛陽為中心,第二、第三次以光州固始為主。那麼光州固始和河洛地區是什麼關係呢?
光州,南朝梁置,地處今河南省東南部一帶。固始縣,唐、宋時屬光州。新中國成立後,曾隸屬信陽市,現為河南省直管縣。清代乾隆《光州志•附余卷之四•光州志略序》雲:唐之光州(包括固始縣),“北枕汝潁,東護淮風,南帶齊安,西接申唐,蓋河洛之奧區,戰守之要壌”。文中的“蓋河洛之奧區”,是説包括固始縣在內的光州地域,是河洛地區(或河洛文化圈)極重要的構成部分,可以看出,光州以及固始縣和河洛地區、河洛文化的密切關係。
福建和台灣,隔海峽相望。從古代起,兩岸就有了聯繫和交往。清代曾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後又改設台灣省。
400多年前,福建人開始移民海外,或到台灣,或到東南亞。清初,泉州南安縣人鄭成功收復台灣,大批閩南人隨之遷臺;康熙年間,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統一台灣,又有大批福建人遷臺。
台灣現有2300萬人,基本由三部分構成:原住民、先住民、新住民。
其中的“原住民”,主要是高山族,約佔台灣總人口的2%,他們大多是古代大陸沿海百越族的後裔。“先住民”,即閩南人、客家人,超過今日台灣居民的80%,這是台灣的主體居民(其中,超過4/5為閩南人,近1/5為客家人)。所謂本省人、台灣人,即指“先住民”,也即閩南人、客家人,他們自稱“河洛郎”。所謂“台灣話”,即指“閩南話”,台灣人也稱為“河洛話”。“新住民”則指1949年隨國民黨遷入台灣者,約佔總人口的12%。
閩南文化與河洛文化一脈相承
閩南人、台灣人所講的“閩南話”,為我國漢語八大方言之一(“客家話”也為八大方言之一。今天的“洛陽話”屬八大方言之一的“北方話”,與閩南話、客家話是不同的),流行于福建省、廣東省部分地區、海南省部分地區、台灣地區(台灣超過80%的人講閩南話),也流行于東南亞各地的華人中。
唐代詩人張籍《永嘉行》雲:“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這裡的“晉語”就是西晉時以京都洛陽為中心地域的河洛話。1986年出版的《泉州文化》第二期載,中原漢人在西晉永嘉之亂後大規模南移入閩,帶來了中原漢語,它為閩南話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故閩南話又有“河洛話”之稱。又説:泉州話在語言、詞彙乃至語法方面都直接繼承了六朝(指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時中州一帶的河洛官話。有研究者還指出,閩南話“依舊保有平、上、去、入,分陰陽‘四聲八調’的‘漢語基因’,是世界上最優美、最典雅、最複雜的語言”,“台灣話是從中原河洛地區輾轉萬里經閩南流傳到台灣的古漢語”(謝魁源、馬永濤《河洛文化在台灣》)。
閩南文化、台灣文化,包括哲學、文學藝術、民間信仰、民風民俗等都是與河洛文化一脈相承的。例如,今日台灣唯一的“歌仔戲”,“即為當年的河洛戲,‘歌仔戲’每週定時在電視臺播出,場景標題即‘河洛大舞臺’”(盧博文《由中原渡海來台神明談台灣與河洛文化的淵源》)。
(來源:洛陽日報 人文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