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豫臺視窗 > 民俗采風

伏羲女媧傳説與龍鳳圖騰崇拜

發佈時間:2021-08-26 08:15:34

  □蔡運章

圖①

圖②

圖③ (本組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龍鳳是中華民族最受崇敬的圖騰神物,也是中國文化的具體象徵。那麼,中華民族為什麼會以龍鳳為圖騰標識?這種圖騰標識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它與伏羲女媧傳説有什麼聯繫?這些重要問題可以從紅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考古發現裏找到答案。

  1 伏羲女媧傳説與宇宙萬物本原

  伏羲女媧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古史傳説裏,常把伏羲氏和帝俊尊為“太皞(hào)”“太祖”和“太帝”,具有融始祖神、造物主和至上神為一體的最高地位。

  ■帝俊與太皞伏羲氏本為一人

  據《山海經》記載,帝俊的地位極為顯赫。他不但是太陽和月亮的父親,也是黃帝和后稷的共同祖先。同時,帝俊及其後裔還是“車”“琴瑟”“歌舞”“百谷”和“百巧”的發明者。這説明帝俊在華夏民族史上,是一位融造物主和始祖神為一體的至上神靈。帝俊和伏羲的稱謂本是鳳鳥“鵔鸃”分讀的諧音所致。這説明帝俊與伏羲氏本是同一個人的不同稱呼而已。

  ■宇宙萬物生成的“元氣”學説

  宇宙萬物是怎麼生成的?《周易•係辭傳上》説:“《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大極”讀“太極”。“太極”本指宇宙尚未形成時的混沌“元氣”。“兩儀”指由“元氣”分化而成的陰陽二氣。“四象”是由陰陽二氣演化而來的春、夏、秋、冬四季。“八卦”是指由四季演化而成的“八節”和宇宙萬物。由此可見,宇宙萬物是由“元氣”生成的。

  ■太皞伏羲氏本是“元氣之母”

  再説太皞伏羲氏的重要職司。《説文•人部》説:“伏,司也。”《小爾雅•廣言》説:“司,主也。”《説文•兮部》:“羲,氣也。”段玉裁注:“謂氣之吹噓也。”《莊子•大宗師》載,夫道“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成玄英注:“襲,合也。氣母,元氣之母。”這説明伏羲氏本是主掌“元氣之母”的神靈。

  2 伏羲女媧“蛇身”與龍圖騰崇拜

  龍鳳是中華文明特有的圖騰標識。龍的具體形象,在紅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發現的“豬首龍神”和“玉豬龍”身上,可以得到解讀。

  ■伏羲女媧是以龍蛇為圖騰的“風姓”部族

  人類在遠古時代,常把某種動植物或自然現象作為自己部族的圖騰標識。據《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記載:“任、宿、須句、顓臾(zhuān yú),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任”“宿”“須句”“顓臾”4個“風姓”部族,都是太皞氏的後裔,均居住在今山東境內。《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文選•魯靈光殿賦》説:“伏羲鱗身,女媧蛇軀。”考古發現漢代畫像石及墓室壁畫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圖像,正與這些文獻記載相吻合。孫作雲先生説:“龍即圖騰化、神秘化的蛇。”這説明太皞伏羲氏是以龍為圖騰的“風姓”部族。

  ■紅山文化“豬首龍神”和“玉豬龍”的重要發現

  紅山文化是主要分佈於今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部和河北省北部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距今約5500年。在遼寧省淩源市牛河梁北山頂上發現一處紅山文化女神廟遺址,分佈著女神廟、積石冢群和祭壇等大型遺跡。張忠培先生指出,神廟中至少有兩種神,一是女神,二是“豬首龍神”。前者人形,後者是將豬頭安在龍身上。

  特別重要的是,在遼寧和內蒙古紅山文化遺址中,先後發現十多件“玉豬龍”。這些“玉豬龍”均為豕頭、大耳、圓眼,吻端前凸而平齊,口略張開,體蜷曲如環。(圖①)1971年,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發現一件“玉豬龍”,體形蜷曲,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高26釐米。(圖②)由此可見,“豬首龍神”和“玉豬龍”應是紅山文化先民崇拜的重要神物。

  ■神話傳説和考古發現中龍的形象

  龍並不是自然界的真實動物,而是中華先民在原始宗教崇拜過程中想像出來的圖騰神物。山西陶寺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盤上彩繪的蟠龍及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綠松石龍形器,均為“蛇首蛇身”,足以説明龍應是由蟒蛇演化而來的神物。

  ■“豬首龍神”“玉豬龍”與伏羲氏傳説

  古史記載的龍,多為“馬首蛇尾”。然而,紅山文化“玉豬龍”和“豬首龍神”的頭部如豬,身體蜷曲如勾,均呈“豬首蛇身”狀。

  在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裏,豬是主管北方的神獸。那些體形碩大的豬,常被稱為“封狶”。“豨”與伏羲的名義相通。“豨”同“狶”,“希乃俙之省”。四川簡陽鬼頭山東漢崖墓出土3號畫像石棺上,“伏羲”畫像旁的題刻書作“伏希”。《風俗通》説:“女媧,伏希之妹。”可以為證。由此可見,紅山文化發現的“豬首龍神”和“玉豬龍”,都應是伏羲氏的化身。這就是“玉豬龍”雕琢成“豬首蛇身”的根本原因。

  3 伏羲女媧“風姓”與鳳鳥圖騰崇拜

  安徽省含山縣淩家灘大汶口文化遺址第三次發掘時,不但發現有“玉豬龍”,而且還發現一件玉雕鳳鳥。這件玉鳳鳥為鳥首勾喙,翼尾張開,兩翼端均呈豬首狀,中央圓環內刻一“八角形圖案”。(圖③)這種奇特構型,著實耐人尋味。

  ■神話傳説與考古發現中的鳳鳥形象

  神話傳説中的鳳鳥是一種奇異的五彩神鳥。《説文•鳥部》説:“鳳,神鳥也。”《山海經•南山經》載,丹穴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凰”。這裡的“雞”本名為雉,其實就是紅腹錦雞。

  含山出土的玉鳳鳥的兩翼均雕成豬首形,足見鳳鳥與伏羲氏有著密切的聯繫。據《爾雅•釋鳥》記載,雉鳥“南方曰壽,東方曰鶅,北方曰鵗,西方曰鷷”。《説文•佳部》説,雉鳥“北方曰稀”。“鵗”“稀”,均通“羲”。這就是含山玉鳳鳥的兩翼均雕成豬首形的緣由。

  ■鳳鳥崇拜的本質

  伏羲女媧為什麼是“風姓”?中華民族為什麼以“鳳鳥”為圖騰?如前所述,太皞伏羲氏本是主掌“元氣之母”的神靈,而氣體流動是形成風的根本原因。一年四季風力和風向的變化,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於是,中華先民就把“風”作為圖騰崇拜的重要對象。風、鳳古本一字,殷墟甲骨文中的“風”均寫作鳳,就是明證。因此,太皞伏羲氏為“風姓”部族,正是遠古圖騰崇拜的真實反映。

  ■北極星神與宇宙萬物的最高主宰

  淩家灘玉雕鳳鳥中央刻畫的“八角形圖案”,在長江流域的史前器物上常有發現。它們都應是北極星的象徵。

  中國傳統天文學十分重視北極星的地位。我國地處北半球,中華先民為了發展農業生産,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就已習慣從北斗星圍繞北極星的運作方位,來判斷四時的季節變化。北極星即天極星,是天體的中樞。天極星所處的紫微宮,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據《史記•天官書》記載:“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一”即天帝。因此,北極星神也當是指天帝伏羲氏。

  綜上所述,中華先民關於伏羲女媧傳説與龍鳳圖騰崇拜的社會習俗,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龍鳳圖騰崇拜,既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重要標誌,也是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的思想根基和精神紐帶。換句話説,具有共同的人文始祖和圖騰崇拜觀念,乃是中華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就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形成“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原因。

  (來源:洛陽日報 人文河洛)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