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豫臺視窗 > 民俗采風

絲綢之路文化融合的見證

發佈時間:2021-08-26 08:13:36

玄奘故里景區

慧泉井

皂抱槐

  編者按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今年以來,第五批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先後出爐,我市新增國家級非遺1項、省級非遺27項。這些非遺項目涉及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傳統醫藥等,其實就在你我身邊。今起,本報推出《行走洛陽 讀懂歷史之非遺在身邊》專欄,為您講述非遺文化、非遺故事。敬請關注。

  日前,玄奘傳説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玄奘,俗姓陳,名祎(yī),洛陽偃師緱氏人。1300多年前,玄奘踏上絲綢之路,歷經艱難險阻求取真經,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人。

  玄奘傳説,發源於以偃師區緱氏鎮玄奘故里為中心的洛陽地區,肇始於唐,形成于宋元,豐滿于明清,傳承至今。它是我國民間文學的瑰寶,也是絲綢之路沿線文化融合的見證。

  1 玄奘傳説 “常傳常新”

  説起玄奘傳説,許多人會聯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玄奘傳説代表性傳承人、76歲的董煜焜老先生介紹,事實上,玄奘傳説不同於《西遊記》中的唐僧故事,它是以玄奘傳奇的一生為軸線,糅合偃師地區的傳統文化、歷史積澱等要素創造出來的。傳説涵蓋佛學、歷史學、地理學、文學等多元學科,其獨特的地域性、傳統的延續性、故事的稀有性、廣泛的認同性充分展現出玄奘傳説的核心要素及文化特性,對人類文明進步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

  在玄奘傳説中,有“鳳鳴陳河玄奘降生”“父親教子學《孝經》”,也有13歲立志弘揚佛法的“凈土寺出家”;有“乘危遠邁”“犯禁出關”“大漠孤徵”“曲女城大會”“恒河遇險”等西行傳奇,也有“矢志東歸”報國、“磨頭槐傳説”歸家等系列故事。玄奘傳説展現了玄奘大師矢志不渝追求真理、捨身求法的“中國脊梁”形象,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也是絲綢之路沿線文化融合的見證。

  “玄奘西天取經九死一生,以玄奘為原型的唱本、雜劇、曲藝乃至小説《西遊記》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玄奘傳説的影響。”董煜焜説,近現代民間口頭文學與各類民俗文藝相互融合,使玄奘傳説“常傳常新”,最終成為故事、歌謠、戲曲、河洛大鼓、“跑過場”(民間歌舞),以及電影、電視、連環畫等各種文藝形式的經典題材,成為民間文學的一朵奇葩。

  2 玄奘故里 佐證傳説

  “在這裡,遍地都是傳説。”董煜焜説,“鳳鳴陳河玄奘降生”“玄奘祭母”等故事,都發生在玄奘的老家——今偃師區緱氏鎮陳河村。

  位於陳河村的玄奘故里景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裡的遺址向人們訴説著玄奘的傳奇故事。

  景區裏的玄奘故居前院西南角有一口井,即陳家古井,距今已有1400餘年。井水清澈甘甜,相傳,飲此井水可治百病、長智慧,故稱“慧泉”。慧泉井旁有一棵千年皂角樹,相傳,玄奘5歲時,其母病故,不久皂角樹也枯死了,只留下空樹榦,然而樹心又生出一棵槐樹,人稱“皂抱槐”。

  玄奘故居西廂房為玄奘生平事跡及業績陳列室,展示了玄奘國內遊學、西行取經、譯經弘法、創宗立説的輝煌人生。東廂房則再現了少年玄奘學習和生活的場景。

  玄奘故居南側有一土臺,相傳,玄奘出生時,東南方飛來一隻鳳凰,在天空盤旋鳴叫後落在此處。後來,人們稱這座高臺為“鳳凰臺”。

  鳳凰台東南邊是玄奘父母合葬墓——西原墓地。玄奘5歲喪母,10歲喪父,玄奘回歸故里祭祖時,把父母的墓遷到了現在的西原。

  鳳凰臺、慧泉井、馬蹄泉、玄奘父母合葬墓、磨頭槐、長生楊等歷史遺存,為玄奘傳説提供了有力佐證。

  3 玄奘精神 大力弘揚

  2011年年底,玄奘傳説被列入第三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後,當地建立了“玄奘文化研究資料庫”,對從民間蒐集整理的音像資料進行文字錄入數十萬字,開展“弘揚玄奘精神 傳承優秀文化”主題宣講活動近百場,面向全國舉辦“玄奘之路主題攝影展”“玄奘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重走玄奘路”等活動,弘揚玄奘精神。此外,當地組織“非遺進校園”活動,舉辦玄奘傳説故事會,使玄奘傳説在青少年中得以傳承;開展玄奘誕辰紀念日陳氏家族祭祖等民俗活動,建立玄奘傳説保護區,對玄奘故里周圍10平方公里內的相關遺跡進行整體保護。

  目前,圍繞玄奘傳説的保護工作已初步組織起一支有較高研究、宣傳水準的保護傳承隊伍,形成了以偃師區文化館為保護單位進行&&、多個社會團體參與、眾多民間文學愛好者配合的良好局面。2020年,玄奘傳説入選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優秀實踐案例。

  偃師區文化館館長李建麗表示,作為黃河文化的組成部分,玄奘傳説是絲綢之路沿線文化融合的見證。弘揚玄奘傳説中的正能量,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講好“黃河故事”、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美德具有重大意義。下一步,偃師區文化館將進一步做好玄奘傳説的保護傳承工作,讓優秀傳統文化發揮時代價值。 本報記者 李冰 文/圖

  (來源:洛陽日報 人文河洛)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