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豫臺視窗 > 民俗采風

古今融合傳統非遺活在當下

發佈時間:2021-08-26 08:12:06

裴高博在拓印碑文

硪工號子錶演

  糖畫、面塑、梨膏糖,竹編、木雕、澄泥硯……您有沒有發現,這些大家熟悉的傳統美食、工藝,如今正以更加新穎的面貌出現在你我身邊。昨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了解到,我市正深度挖掘非遺項目背後的人文歷史、發展故事和工匠精神,讓一個個非遺項目“活”起來更“火”起來。咱們一起來聽幾個關於它們的故事。

  硪工號子:唱響黃河兩岸

  “喂——,嘿嘿嘿呀麼!嘿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吃飯還是家常飯,穿衣還是粗布衣。老婆還是結髮妻,恩恩愛愛甜似蜜……”昨日,孟津區南陳村文化大院內,20位硪(wò)工號子錶演者在85歲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張慶通的帶領下,打著節奏呼喊出響亮的歌謠。

  硪,是一種用來夯實堤壩的器具,圓形,材質為石頭或鐵,重量約60公斤。硪工,是使用硪來夯實壩基的人,他們圍成一圈將硪綁上牽引繩,共同發力將土夯實打平。而硪工號子,就是黃河岸邊的硪工在修堤築壩時,用於熱身或加油鼓勁兒的歌謠。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隨著工程機械的投用增多,打硪被電夯和壓路機取代,流傳千百年的硪、硪工和硪工號子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能熟練唱出各種硪工號子的人也越來越少,曾經的“號頭”張慶通就是其中之一。

  為避免硪工號子成為黃河岸邊的“絕唱”,在文化部門的努力下,2008年、2009年硪工號子先後入選洛陽市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並在孟津南陳村、送莊村分別組建了兩支非遺傳承隊伍,逢年過節為大夥兒演出。

  楊氏沙園膏藥:傳承中醫精粹

  在我市的非遺大家族中,有許多與中醫藥相關的項目,其中,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楊氏沙園膏藥就“藏”在不少人的童年記憶裏。“腫痄腮、生瘡、長疙瘩,貼楊氏膏藥”,這句話被老洛陽人熟知,孩子如果得了痄(zhà)腮(流行性腮腺炎),就會被家長領著去楊氏沙園膏藥診所貼塊膏藥,用不了幾天就能痊癒。

  清朝順治年間,楊氏沙園膏藥由伊川縣沙園村人楊瑞研製而成。民國時,楊氏沙園膏藥第七代傳人楊守銘把膏藥鋪由伊川縣沙園村搬到洛陽老城西關。在疫病流行的動亂年代,楊氏沙園膏藥的傳承人本著治病救人之心,治好了無數患者,聲名遠播。

  傳承、發展、完善、進步……如今,楊氏沙園膏藥已傳至第九代,經過數百年的創新發展,現在的膏藥烏黑髮亮,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和祛風通絡的功效,在治療流行性腮腺炎、風濕關節痛、瘡、癤(jiē)等方面均有顯著療效。“傳承精華,中醫藥發展才能源遠流長。”楊氏沙園膏藥第九代傳人百國文説,他們正積極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産業化,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帶來不竭動力。

  裴氏傳拓:留住金石記憶

  拓,指把碑刻、銅器等的形狀和上面的文字、圖形印下來,方法是在物體上蒙一層薄紙,先拍打使凹凸分明,然後上墨,顯出文字、圖像來。

  傳拓,又稱拓印,最早出現于東漢時期的洛陽,距今已有近兩千年曆史。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偃師裴氏傳拓技藝在傳承古法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探索,達到了字口清晰、黑白分明、拓片完整、墨色均勻而不透紙的極高境界,廣受讚譽。我國著名學者馮其庸先生更是讚其“妙手傳拓,化身千億”。

  2012年,裴氏傳拓技藝被列為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産。2015年,全國首家民間傳統技藝培訓機構——裴氏傳拓技藝傳習所創設,並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傳承的接力棒已經交到了第五代傳承人裴高博的手中,他不僅將傳拓技藝完整地教授學員,就連申請過專利的傳拓工具甚至墨汁的配方,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每一位學習者。

  “開設傳習所,是為了讓傳統技藝持續發展。”裴高博説,一張張精心製作的拓片留住了金石記憶,更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洛陽是傳拓技藝的起源地,更應成為傳拓事業的優秀髮揚地,期待更多的人關注、了解我們的傳統技藝,留住寶貴的文化遺産。

  本報記者 智慧 通訊員 于強 馬歡歡 文/圖

  (來源:洛陽日報 人文河洛)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