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二帝與河洛地區(下)
□徐金星
河洛地區,位於黃河流域的中心,是整個黃河流域極為重要的構成部分。昨日(本報08版)我們探討了平逢山與有蟜氏、新鄭市與少典氏、青要山與黃帝密都、黃帝遊洛水之上、玄扈水與造字臺、涿鹿與阪泉等炎黃二帝與河洛地區相關的資料內容,今日我們繼續深入了解、認識這一關係,探索“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文脈之根在河洛故土”這一重大學術命題。
1 崆峒山與黃帝
《莊子•在宥》言:“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古代傳説中,黃帝時期得道的仙人)在於空同(即崆峒)之上,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于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依《莊子》所説,黃帝曾向廣成子請教治理天下及修身養性之道。
明正德《汝州志•山川古跡》言:“崆峒山在州西六十里,上有丹霞院,即廣成子修道之處,今有墓存……上有廣成廟及崆峒觀,下鸛山有廣成城。”
清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伊陽縣誌譯讀》載:“《水經注》言:廣成澤水出狼皋山北澤中,東南入汝水。廣成聚,位於陶營南寺村南200米,有遺址。”
汝州市臨汝鎮南,古有廣成澤,東漢置廣成苑,為皇家遊獵之所。《後漢書•馬融傳》載《廣成頌》言:“是以大漢之初基也,宅茲天邑,總風雨之會,交陰陽之和。揆厥靈囿,營于南郊。”漢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置洛陽八關,位於臨汝鎮一帶的廣成關為八關之一。
今汝州市臨汝鎮,唐時為臨汝縣治。鎮南約2公里有崆峒山,傳為黃帝問道處。今汝州市區北部有廣成路,東西走向,以相傳路西端崆峒山為廣成子修道處而得名。
2 嶕峣山與廣成子
嶕峣山,俗稱“廟山”,位於洛寧縣西北約19公里處,係秦嶺東支脈崤山的東主峰,為一獨立、挺拔高聳的山峰,與龍頭山、鳳翼山、金門山並稱“永寧四名山”。
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洛寧縣誌》載:“《名勝志》:嶕峣山在永寧縣西北三十五里,相傳廣成子憩息之所,上有龍井及河瀆廟。《十道志》:廣成子往來嶕峣山,放逸山谷。”
據當地相傳,因廣成子在嶕峣山修道煉丹、羽化升仙,“峣巔仙跡”遂成為“洛寧十景”之一。元代翰林學士薛友諒曾登臨嶕峣山並撰寫《嶕峣廟記》。明末四川巡撫張論,張論之子、兵部右侍郎張鼎延曾多次登臨嶕峣山,張論還作有《嶕峣山賦》。再後,張鼎延之子張琯、張璿,民國時期洛寧縣知事車雲,都曾圍繞“峣巔仙跡”撰寫詩文。
3 具茨山與大隗真人
具茨山,位於登封、新密、新鄭、禹州四市交界處,為嵩山余脈,東北-西南走向,延綿40余公里。相傳古時大隗真人隱居於此,黃帝曾來此問道。
據《莊子•徐無鬼》載: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為禦,昌寓驂乘,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七聖(即黃帝、方明、昌寓、張若、謵朋、昆閽、滑稽七位聖賢)皆迷,無所問涂。適遇牧馬童子,問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若此(牧馬)而已矣,又奚事焉!”……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徐無鬼係魏國隱士。大隗山為具茨山主峰之一,位於新密市東南25公里茍堂鎮與禹州市交界處。
4 西山遺址與有熊國都
西山遺址,位於鄭州市北郊23公里,惠濟區古滎鎮枯河北岸邙嶺東端的二級臺地上,面積10余萬平方米,是一處典型的仰韶文化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西山遺址中部偏東部發現一處古城址,平面略呈圓形,西墻殘長約65米,北墻長約150米,東墻北段殘長50米,全部埋在今地表下。發現城門兩座,一座在西北隅,另一座在東北角,城墻外有壕溝圍繞,另發現有房基、窖穴灰坑、墓葬等。據碳14測定數據,年代距今5300年至4800年。
關於西山古城所處歷史階段及性質,許順湛先生認為,黃帝有熊國的地域,“至少應包括密縣、鄭州、滎陽等地”,“在西山發現的古城,只能是有熊國的城,如果別處沒有發現第二座城,西山古城必是有熊國國都”。馬世之先生認為:“黃帝作為族名,經歷過較長的歷史階段,西山古城正處於黃帝的活動地域之內……時間上與黃帝之世吻合,因而很可能是黃帝族所築之城。”“迄今為止,涿鹿與新鄭境內均未發現與黃帝時代相當的城址,鄭州西山古城的發現,填補了歷史空白,印證黃帝築城的史實。”
5 鑄鼎原與黃帝陵
鑄鼎原位於河南省靈寶市西陽平鎮。這裡原有軒轅黃帝廟,始建於漢代,包括山門、始祖殿、廂房等,現已無存。在鑄鼎原之南荊山,現有黃帝陵,存有唐碑,碑刻“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並序”“唐貞元十七年(西元801年)正月九日癸卯書”等字樣。該碑是迄今唯一記載黃帝鑄鼎原史事的石碑,早于陜西省黃陵縣橋山黃帝陵前石刻碑銘700多年。
《史記•封禪書》言:“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又説“黃帝採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
《明一統志》卷29《河南府》言:荊山“在閿鄉縣(北周置,治今靈寶市陽平鎮閿鄉村一帶,1954年併入靈寶縣)南二十五里,近有鑄鼎原,昔軒轅採首陽之銅鑄鼎於此”。
以鑄鼎原為中心,周圍分佈有北陽平、西坡等數十處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西坡遺址,位於鑄鼎原南6.5公里陽平鎮西坡村西,現存面積約40萬平方米,發現灰坑、房屋基址、墓葬、甕棺葬等,主要為仰韶文化中期遺存。這裡發現的“特大房址”,基址為500多平方米,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中國傳統回廊式建築”。
北陽平遺址,位於鑄鼎原西南4公里陽平鎮北陽平村西,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在一些灰坑中發現有大型彩陶缽、頗似人工開採的銅礦石塊等。
荊山古採銅遺址,位於鑄鼎原南13公里秦嶺之首——荊山鋸齒壕。在山峰北面中部,發現一個古採銅窯洞。洞口和洞中有原始人粗笨的開採工具、開採痕跡和品級較高的銅礦石。
2001年6月,北陽平遺址被評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西坡遺址被列為六大首選遺址之一。
6 河洛古國與黃帝文化
2020年5月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鄭州公佈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該遺址位於古洛陽八關之一“旋門關”(今滎陽市汜水鎮西,有研究者認為即虎牢關在東漢時之別稱)以西、洛陽盆地以內,洛汭之地,黃河南岸2公里,伊洛河東4公里,伊洛河匯入黃河處的河南省鞏義市河洛鎮。該遺址是距今5300年前後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巨型聚落遺址。
雙槐樹遺址,就是黃帝文化的核心所在,是這個時期的都邑遺址,正好處在伊洛河匯入黃河的關鍵位置,所以它被命名為“河洛古國”。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指出,“黃帝的活動區域應該以河南為中心”,該遺址位於河洛文化中心區,並且河洛有特殊的意義,“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區”,而且有“河圖洛書”這樣比較可信的文獻記載,所以叫“河洛古國”。
以上我們提到的鄭州西山遺址,靈寶西坡遺址、北陽平遺址,洛陽盆地內的鞏義雙槐樹(河洛古國)遺址,都屬於仰韶文化遺址的範疇。學術界普遍認為,黃帝時代對應的考古學文化,就是仰韶文化的中晚期,也有學者認為是龍山文化的前期。考古發現表明,在河洛地區範圍之內,大河兩岸,崤山、邙山、熊耳山、萬安山、外方山、嵩山下,伊、洛、瀍、澗之濱,極為密集地分佈著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如澠池仰韶遺址,陜縣廟底溝遺址,洛陽王灣遺址、孫旗屯遺址、矬李遺址,偃師灰嘴遺址,孟津妯娌遺址,宜陽蘇羊遺址,洛寧祿地遺址,伊川土門遺址,嵩縣橋北村遺址,汝陽上店遺址,欒川墁子頭遺址,汝州閻莊遺址等,充分顯示了黃帝部族的繁榮和昌盛。
2009年10月20日,第八屆河洛文化國際研討會指出,“可以説,作為炎黃子孫的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在河洛故土”,“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母文化和主流文化”。
前邊我們已經引用的所謂“河洛地區是炎黃二帝為中華民族奠基的主要區域”,就是説誕生於河洛地區、建都于河洛地區的炎黃二帝(特別是黃帝),以炎黃二帝為代表的炎黃部族,他們作為早期的河洛人,創造了包括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在內的輝煌燦爛的文化,而作為中華民族文脈之根的河洛文化,正是以炎黃部族為主體在河洛地區創造的。
通過以上對有關文獻記載、神話傳説和歷史傳説及考古遺址的梳理和敘述,我們認為,“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文脈之根在河洛故土”的結論,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來源:洛陽日報 人文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