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出口加工區于200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總規劃面積12.37平方公里,其中圍網保稅區2.6平方公里,網外配套區9.77平方公里。2006年4月,濰坊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出口加工區發展,單獨設立濰坊出口加工區黨工委、管委會,實行“特區特管”政策,享有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海關、國檢、工商、國稅、地稅等上屬駐區服務機構全部到位,企業在區內可辦理一切註冊、建設及進出口手續。
一、區位優勢
濰坊出口加工區位於山東濟青高速公路濰坊東15號路口南側(高新二路中端),西臨浞河景區,風景優美。距濰坊機場10公里,距青島、濟南兩個國際機場分別120公里和180公里;距南韓首爾、釜山及日本東京只有1小時航程;距青島港和濰坊港分別為150公里和50公里;距濰坊火車東站僅5公里。北靠濟青高速公路和309國道,東臨濰萊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區位優勢非常明顯。
二、發展思路
濰坊出口加工區是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享有國家賦予的一系列保稅、免稅、退稅等優惠政策。濰坊出口加工區發展定位:利用政策優勢,建設成為國際物流業和加工業同步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新區域,服務和拉動全市及周邊地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發展思路:走以“大物流帶大生産”的發展路子,實行網內監管區和網外配套區一體化經營,努力建設山東高端“國際物流”和“加工貿易”兩大中心。
三、功能政策
出口加工區具有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兩大功能,優惠政策主要有:進境保稅、入區退稅、區內自由、區間保稅、放寬管制、區港直通、集中申報、快速轉机等。具體為:
(一)保稅加工功能。重點在網內引進跨國公司和外向型大項目,吸引配套企業聚集,延伸産業鏈條,帶動輻射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主要政策有:區內生産企業免增值稅,生産消耗水、電、氣等退稅;進出口貨物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企業生産所需零配件入區退稅;境外進口的設備、原材料免征關稅;進出口付匯時不需要核銷。
(二)保稅物流功能。重點是吸引跨國企業的採購商、銷售商入區,開展貨物倉儲、物流、貿易以及研發、檢測、維修等業務,形成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大型商品集散地和物流交易平臺。主要政策有:貨物保稅倉儲的品種和倉儲時間不受限制;保稅貨物可在不改變物權情況下向境外自有配送;國內貨物入區集中外銷時可提前退稅;與境外貨物貿易時,實行備案制,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區內允許保留現匯,不受區外政策限制,結算方式可以是外幣也可以是人民幣。
四、重點産業
濰坊出口加工區重點發展電子資訊、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高端産業和貿易、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重點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的大項目,努力建設山東高端“國際物流”和“加工貿易”兩大中心。
(一)努力打造高端國際物流中心。保稅物流是出口加工區的重要功能,也是服務全市及周邊地區企業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出口加工區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大力開展保稅物流業務,加快虛擬口岸運作,努力打造輻射山東及全國的高端國際物流中心。突出抓好三項工作:一是積極推進青島海港後移濰坊。青島海港每年進出口貨物達2000多億美元,已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的全國重要運輸口岸。青島海港後移出口加工區,對帶動全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將産生巨大推動作用。2010年由世界航運巨頭──台灣長榮海運集團,與台灣最大家電集團──台灣聲寶集團合作,在出口加工區建設了青島海港濰坊國際集裝箱中心,負責濰坊及周邊地市每年通過青島海港50多億美元海運貨物的進出口業務,實現“青島海港後移濰坊”。二是加快青島機場濰坊國際貨運空港業務運作。2009年,青島機場在出口加工區設立了濰坊國際貨運空港,將濰坊及周邊地區每年通過青島空港進出口的貨物,後移到濰坊出口加工區辦理,大大減少了企業的通關時間、運輸成本和倉儲費用。三是大力拓展保稅物流業務。重點開展大宗原材料進出口、國際貿易以及研發、檢測、維修等業務,引進專業第三方物流公司、仲介貨代公司和産品供應商,逐步建成服務全市的國際進出口貿易中心。
(二)努力建設高端加工貿易中心。加工貿易是綜合保稅區的兩大功能之一,並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為此,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嚴把項目入區關,重點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的大項目入區,使出口加工區成為全市外向型大項目的集聚區,努力建設山東高端加工貿易中心。目前,全區已有投産、在建和正在開工項目28個,項目總投資60多億元,項目全部達産後年可實現進出口額58億美元。
濰坊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