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傳統名吃,據説起源於山西、陜西,後經北京傳至濰坊,由歷史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河漏”是用蕎麥麵在密鑿細孔的河漏床上壓出的麵條,本是農家日常食品。濰坊人對此作了改進,用小麥代替蕎麥麵,並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料的鹵子,用其諧音取名“和樂”,因鹵子以雞鴨為主,遂名“雞鴨和樂”。經民間食品藝人不斷加工發展至今,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麵食。它以製作考究、佐料齊全、味美湯鮮而聞名齊魯大地,又以味美價廉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1997年雞鴨和樂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分別評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
濰坊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