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市部分台資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
市委台灣工作(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
文 勇
(2009年4月30日)
摘 要:本文根據滁州市部分台資企業目前發展情況,闡述了台資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分析了部分台資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或問題,提出了促進台資企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台資企業的發展;政府、金融機構、台資企業“三位一體”解決融資問題;引導和促進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加大對台資企業扶持服務工作力度;高度重視、認真處理台商投訴問題;創辦滁州台灣工業園。
關鍵詞:台資企業;發展情況
台資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台資企業發展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我市現有台資企業43家,其中獨資26家、合資17家,總投資19448.84萬美元。
為了解我市台資企業發展情況,4月21日至24日,筆者深入全椒縣科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德式馬服飾有限公司、鳳陽縣臺玻鳳陽硅砂有限公司、廣寶來特種石英(鳳陽)科技有限公司、華眾玻璃有限公司、綠色佳園面業有限公司、天長市天天玩具有限公司、紡城(安徽)服裝有限公司、明光市愛福電子有限公司、華亞有限公司等10家台資企業進行調研。
一、基本情況
1、運轉正常。10家台資企業中,出口型3家,勞動密集型5家。在當前金融危機的不利形勢下,發展態勢較好的有2家,舉步艱難的有3家,總體上都在正常運轉。德式馬服飾有限公司和廣寶來特種石英(鳳陽)科技有限公司發展勢頭較好。德式馬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産女式服裝的台商獨資企業,成立於2007年,現有員工520人。企業善於從金融危機中尋找商機,今年出口訂單非但未減少,反而有較大幅度增加(已排到今年8月),甚至一度出現因訂單過多而一時消化不了的情況。目前企業産銷兩旺,每月銷售總額在80─100萬美元。去年上繳稅收70多萬元,預計今年上繳稅收140萬元以上。與之相反,科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紡城(安徽)服裝有限公司等企業受金融危機衝擊較大,企業生産經營困難重重。
2、注重環保。10家企業都比較注重環境保護。尤其是生産石英砂的臺玻鳳陽硅砂有限公司和廣寶來特種石英(鳳陽)科技有限公司,均能按照相關規定落實環保措施,廠區整潔,看不見污染,也感覺不到異味。
3、認可投資環境。據了解,迄今為止,10家企業均沒有發生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政執法單位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以及吃拿卡要等問題,他們對當地投資環境基本認可。
二、發展中存在的困難或問題
10家企業絕大多數目前發展中也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或問題。主要是:
1、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大。
絕大多數企業都受到了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影響。金融危機直接導致企業訂單下降、利潤下滑。
科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産銷售機械製造設備,正常年産值2000萬元。去年下半年以來,因客源不斷減少,産值稅減一半。去年4月18日面積5000?O的新廠房建成後一直閒置。高額貸款加上外欠帳多,目前企業負擔沉重,舉步艱難。
臺玻鳳陽硅砂有限公司原來月加工原料2000噸、精砂35000噸,現在只能加工原料700噸、精砂23000噸。産量減少導致成本加大(每噸成本約上升37元)。今年一季度銷售收入下降440萬元,利潤下降168萬元。因無活幹,去年年底有23名員工與公司解除了勞動合同。
鳳陽華眾玻璃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市最大的台資企業,迄今已投資1億美元,去年5月投産。原計劃産品1/3齣口國外,因金融危機,目前國外是0訂單。雖然國內市場總體形勢尚好,但産品的價格上不去。
紡城(安徽)服裝有限公司是台商獨資出口企業,95年、96年一直營利,08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國外訂單數量迅速減少,同時産品價格下降,目前企業已開始虧損。
愛福電子有限公司訂單較往年減少了三、四成,企業生産只恢復到往年的六、七成。
2、融資難。
融資渠道少、銀行貸款難、資金不足是困擾台資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綠色佳園面業有限公司計劃生産綠色麥麩食品,看好市場也有技術,但前期需投資設備2000萬元,由於資金缺口太大,融資困難重重,此項目只能是紙上談兵。
3、政府有關部門服務不到位。
廣寶來特種石英(鳳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為太陽能光伏電池超白玻璃廠提供低鐵石英砂的專業廠家,科技含量較高,發展前景看好。公司2008年初成立以來,因工廠前面的道路坎坷不平、灰塵很大,直接影響産品品質和員工工作環境。公司多次向縣有關領導和部門反映,但至今問題未得到解決。另外,該公司土地證至今未辦妥,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據科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反映,縣委縣政府對企業發展很支援,但個別政府管理部門依然存在著辦事拖拉扯皮甚至刁難的不良現象。
4、大項目、高科技項目少。
10家企業中,只有華眾玻璃有限公司是投資億元以上的大企業,其他企業投資額基本上在千萬元以內;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有3家,僅佔30%。
三、對策與建議
1、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台資企業的發展。要認真貫徹“以經濟促政治”的方針,從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高度,充分認識促進台資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要樹立“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理念,增強誠信意識,提高效能效率,積極營造適應台資企業大發展的社會環境、人文環境和服務環境。要把中央關於促進台資企業發展“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政策落到實處。
2、政府、金融機構、台資企業“三位一體”解決融資問題。為了有效應對當前金融危機的挑戰,幫助台資企業解決融資方面的實際困難,金融機構應增加台資中、小企業的貸款;政府應支援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為台資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對台資企業申請技術創新、節能減排融資項目,政府可給予一定的貸款金額貼息優惠。可舉辦銀行與台資企業座談會,銀行與企業坐在一起共同探討解決辦法,銀行為企業介紹貸款的程式、辦法、融資産品等,借機進一步了解企業的經營發展情況,雙方在增進了解的基礎上加強合作。
3、引導和促進台資企業轉型升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積極為台資企業在自主創新、技術改造、結構調整、節能減排、融資擔保、開拓內銷市場、發展品牌和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支援。
4、加大對台資企業扶持服務工作力度。台資企業是特殊的經濟成分,具有特殊的政治內涵。要進一步放寬政策。建議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完善扶持台資企業發展的具體優惠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落實各項服務承諾。通過放寬政策、簡化手續、減少稅費、降低門檻、改進服務,讓更多的中、小台資企業發展壯大。
5、高度重視、認真處理台商投訴問題。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加大對台資企業的宣傳和保護力度,使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到台資企業在我市經濟發展和祖國統一中的作用,切實維護好台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堅決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市、縣(市、區)均應建立台商權益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具體解決台商投訴問題。
6、創辦滁州台灣工業園。通過建立台灣工業園,認真打造我市對臺經貿合作平臺,並以此為契機,搞好園區招商和台商投資載體建設。“走出去、請進來”,對臺工作部門要積極擴大對台聯絡的範圍和力度,特別要加強與台灣重要工商團體溝通與聯繫,與全國台企聯等重要涉台團體的聯繫,借助外力,增強內力,吸引更多台商,特別是大項目、科技含量高的台資企業參與滁州的開發建設。
滁州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