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瀋陽經濟區

新經濟增長極就在遼寧專訪遼寧社會科學院省情研究所所長梁啟東研究員

發佈時間:2021-09-08 06:37:07

瀋陽經濟區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一個令人振奮和鼓舞的戰略決策,它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注入了強勁的推力,賦予遼寧新的重大歷史機遇,也將給8個城市2359萬人口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和影響。在瀋陽經濟區升格之際,我們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參與瀋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研究的經濟學家、遼寧社會科學院省情研究所所長梁啟東研究員。

機遇千載難逢

    記者:46,瀋陽經濟區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您認為,在東北地區設立國家唯一的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有什麼特殊意義?

    梁啟東:瀋陽經濟區獲批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機遇難得。全國唯一的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選擇在東北地區條件較好的瀋陽經濟區進行改革試驗,從全國經濟發展佈局來看,有利於加快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全國區域發展總體佈局,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對於瀋陽經濟區來説,瀋陽經濟區呼喚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綜合配套改革將成就瀋陽經濟區一體化。推進綜合配套改革是瀋陽經濟區實現科學發展的內生動力,有利於在遼寧乃至東北率先建立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體制機制環境;有利於探索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和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發展的新途徑;有利於推動遼寧産業結構升級,實現沿海與內地的互動。這對帶動遼寧及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東部地區在內的廣大東北地區的開放與開發更具有戰略意義,對完善環渤海地區的發展作用也很顯著。

    記者:瀋陽經濟區申報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主題是新型工業化,究竟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為什麼要選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梁啟東: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一條前無古人的嶄新的工業化道路,與傳統工業化不同,它是充分運用最新科學技術特別是資訊技術和加速科技進步的工業化,是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工業化,是走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化,是能夠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應該説,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響應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號召的舉措之一,是國際國內區域一體化不斷加快的需要,是産業結構依賴産業佈局調整思路的延伸,是市場化的進程之一,也是城市化進程的必然。同時,瀋陽經濟區實施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也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具備新型工業化理論向實踐轉換的多方面要素載體和基礎保障。

發展潛力巨大

    記者:瀋陽經濟區具備哪些實施新型工業化從理論向實踐轉換的基礎?

    梁啟東:從工業基礎來看,儘管瀋陽經濟區區域面積佔全省的 50.8%,人口占全省的55.6%,但經濟總量佔全省的65%和東北的1/3左右。瀋陽經濟區的突出特色是大中城市高度集中,城市高度密集,是我國城市化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這裡是中國最早建立的老工業基地,工業基礎雄厚,重化工業相對發達,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區,是東北經濟區中工業門類最集中、産業基礎條件最優越、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具備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産業優勢,具備實施綜合配套改革的總體實力。

    從區位優勢上來看,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位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區域,東北經濟區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處,是歐亞大陸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門戶和物流服務與交通樞紐,是國內參與東北亞經濟迴圈的優質地區,擁有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東北地區最大的航空港和鐵路樞紐,交通路網密集,物流保障水準高。

    同時,良好的區域合作基礎和科技支撐力也是瀋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優勢。從2003年開始至今,瀋陽經濟區已成為國內城市群發育較好、區域合作進展最快、基礎最紮實的地區之一,已簽署了50余項合作協議,促進區域內優勢産業整合,加速形成了對內對外開放與合作的良好區域環境。區域內有45所高等院校、29名兩院院士,大批高素質的産業人員,科技資源雄厚,能夠為産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創新支撐。

八市同城惠及民眾

    記者:瀋陽經濟區産業發展所要實現的産業一體化對8個城市將帶來哪些發展優勢?

    梁啟東:産業一體化是都市圈(城市群)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毗鄰的城市需要區域産業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共同的利益趨向促進了城市群産業結構調整和産業一體化的進程。實現産業一體化,8個城市之間在資源、各要素方面可以互通有無,以滿足各自的發展需要;城市合作又可以共同開發資源、市場,使各自的開發能力組合起來發揮規模效益,增強對外的整體競爭力;可以加快資訊、技術的傳播,促進本地産業升級;可以強化八城市的産業集聚功能,培育和壯大産業集群,提高産業競爭力;可以發揮8個城市産業承接功能、産業延伸功能,利於用地空間統一佈局,促進城市化發展。同時,産業一體化可以避免各自獨立發展造成的資源浪費、重復建設、同質化惡性競爭等現象。這都將促進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形成體系完備、産業齊全的綜合整體,實現8個城市效益最大化。

    記者:那麼産業同體、八市同城將給區域百姓生産、生活産生哪些影響呢?

    梁啟東:空間距離的拉近也將縮短8個城市心理差距。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內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客運專線、城際間快速通道構築的“一小時經濟圈”不僅為産業發展打通了捷徑,也拉近了八城市百姓生活生産之間的聯繫。

    如果在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統一編制總體發展規劃,統一實施戶籍、就業、社會保障、技術開發、外貿出口、財政、稅收、用地、工商、物價等政策,在就業、戶籍、市場準入、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強協調和溝通,將有助於8個城市優秀人才、優良教育資源和城市資源的共用互用。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惠及百姓的大舉措。

    記者:從專家的角度,您對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發展有什麼建議?

    梁啟東: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發展意義重大,所以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之下有規劃地開發建設,應該多方面加強政府的協調,加強規劃的規範性、指導性。同時,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大都市圈産業一體化是全面的一體化,要積極營造無差異的政策環境,要以人為本,突出民生,全面發展。新型工業化的道路要求生態環保,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建設中應該不斷改善城市化功能,提高城市化品質。要高度重視城市連接帶建設,在大試驗區的基礎上確定若干試點或子試驗區,重視發揮工業集群和小城鎮的載體作用。(張 瑜)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