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瀋陽經濟區

機遇再次選擇遼寧寫在瀋陽經濟區獲批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際

發佈時間:2021-09-08 06:37:09

瀋陽經濟區全面升位的夢想,終於變成現實。201046日,歷史再次選擇了遼寧——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花落”遼沈大地,瀋陽經濟區成為我國唯一一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這一戰略決策,是黨中央、國務院對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發展給予的重大機遇。對於瀋陽經濟區八城市來説,更是光榮的責任與使命。打造八城同盟的全新經濟版圖,謀求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乃至全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遼寧人正在全力以赴。

可行又急迫的戰略選擇水到渠成的發展路徑

    作為中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門類齊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裝備製造業和原材料工業基地,瀋陽經濟區實施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條件已經具備,時機已經成熟。瀋陽經濟區現已明確了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方向,不斷開闢一體化、同城化的新領域,已經形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良好局面。沈撫同城化、沈本一體化,以及沈鐵工業走廊、沈西工業走廊的開發建設,堪稱區域合作開發的典範。目前瀋陽經濟區已成為國內城市群發育最好、經濟區域合作進展最快、基礎最紮實的地區之一。

    從遼寧經濟區的實踐層面上看,推進綜合配套改革,是八城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新優勢、實現跨越的重要保障,是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重大舉措。

構築新型産業基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瀋陽經濟區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核心區和典型代表,建設國家新型産業基地重要增長區,重任在肩。

    瀋陽經濟區工業聚集特徵明顯,發展主題突出了新型工業化,在此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不僅會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而且能夠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現代産業體系等方面積累實踐經驗,促進傳統工業由大變強,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崛起之路。

    作為我國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和原材料工業基地,瀋陽經濟區形成了冶金、機械、石油、化工、煤炭、電力、建材等較完備的重化工業體系,門類齊全、配套完整,主導産業具有國內領先地位和國際競爭優勢。 “通過綜合配套改革促進體制機制創新,可充分挖掘和發揮現有工業優勢,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裝備水準,全面提升和優化産業結構,建設世界級裝備製造業和新型原材料基地,促進遼寧乃至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展望經濟區明天,經濟學家充滿激情。

    以構築新型産業基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為主題的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改革創新是其主線。探索和創新的道路上,需要超前的眼光、過人的膽識和聰穎的頭腦。在專家看來,加快推進産業創新、企業創新、區域經濟創新、市場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建立適合地區發展的更加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探索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區域發展模式,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帶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是在瀋陽經濟區設立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題中應有之義。

東北亞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天地

    一個廣泛共識是,瀋陽經濟區的進一步開發建設將激活遼寧中部地區整體發展潛力,輻射和帶動東北地區的開放與振興,也有利於增強東北腹地與環渤海、京津冀等經濟地帶的互動發展。

    升格為國家試驗區,推進瀋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事關全省區域經濟發展全局。相比以大連為核心的遼寧沿海經濟帶,瀋陽經濟區是遼寧在工業板塊的重中之重,是遼寧省乃至東北地區最大和發展程度最高的經濟核心區。可以想像,瀋陽經濟區交通發達、自然資源豐富、産業和科技實力雄厚的8個城市,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必將成為遼寧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沿海經濟的有力支撐。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以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為主線推進瀋陽經濟區建設,不僅是利用後發優勢,加快推進瀋陽經濟區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快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內容;不僅能夠為國家沿海經濟區域與內陸腹地的聯動提供重要的經驗與示範,也能夠為國家探索和創建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優勢互補、協調發展、互利雙贏的區域陸海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嶄新模式,從而將東北地區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區域。

    建立瀋陽經濟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可以形成一個新的經濟隆起帶,有力推動環渤海經濟圈的發展,促進我國參與東北亞經濟合作,拓展我國對外開放的新空間。

    “促成瀋陽經濟區建設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革開放的試驗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先行區、區域協調互動發展的核心區、構建和諧社會的示範區”,踏上新征程的瀋陽經濟區,當有更大收穫。(侯永鋒/ 瑜)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