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瀋陽經濟區獲批為全國唯一的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繼2009年7月2日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國家賦予遼寧乃至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又一重大戰略機遇和寶貴政策支援。
獲批全國唯一的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對遼寧經濟步入“十二五”有著怎樣的重大意味?記者從省瀋陽經濟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瀋陽經濟區獲批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符合國家核心産業發展方向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總體要求,對遼寧、東北乃至全國戰略意義重大。
——有利於總體解決老工業基地體制機制性矛盾,帶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向新型工業化轉變。在中央的戰略決策指引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長期累積的深層次矛盾尚未從根本上消除,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的任務仍然繁重。瀋陽經濟區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區和典型代表,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不僅有利於加快解決自身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激活發展潛力,增強發展動力,而且有利於優化提升東北地區産業結構,對東北乃至全國老工業基地産生巨大的示範效應,為全國新型工業化改革積累經驗。
——有利於促進我國參與東北亞經濟合作,拓展全國對外開放新空間。瀋陽經濟區實施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將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融入東北亞乃至全球經濟體系和國際市場,從而對發揮我國在東北亞經濟合作中的作用産生積極影響。
——有利於加快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瀋陽經濟區內,資源型城市較多。阜新市作為國家批准設立的全國第一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經過七年來的不懈努力,已經初步確立了經濟轉型發展方向,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接續産業。而鞍山、撫順、本溪、大石橋等資源枯竭型經濟轉型城市,轉型仍然任重道遠。瀋陽經濟區實施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將進一步加大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力度,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借鑒和示範。
——有利於實施全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當前,西部開發、東北振興、東部率先、中部崛起,全國四大發展地帶各有特色鮮明的國家戰略指引和支撐。但除東北地區外,其他三大發展地帶同時還享有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政策的支援、牽動和示範。在東北地區選擇條件較好的瀋陽經濟區進行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對於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進程,形成東西中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全國區域發展新格局至關重要。(張 瑜)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