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中心城市“聚散”效應
在瀋陽北站附近,瀋陽財富中心是一座僅僅建成才兩年的樓宇,但就是在這座集寫字樓、商鋪、酒店等業態于一體的高端複合商務項目裏,卻積聚著超過200家的企業總部、50家世界500強企業和20家金融機構,整個項目的入駐率高達95%以上,入駐企業年營業額總計超過300億元。
這就是現代服務業中所謂的“樓宇”經濟,體現的卻是瀋陽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獨特的“凝聚”和“輻射擴散”功能。
有關研究表明,在當今經濟社會結構中,如果一個中心城市只具備單一的生産製造功能,它是不能作為經濟中心的。經濟中心城市不僅僅是指産品加工製造的中心,更重要的是指區域性的商貿、資訊、技術和金融服務中心,就是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顯然,在遼寧中部城市群,瀋陽扮演的就是經濟中心城市的角色。成為名副其實的區域經濟中心城市,瀋陽一直在努力。
今年6月,中鋼集團與瀋陽簽訂協議,在瀋陽投資發展現代鋼鐵服務業項目,整個項目初步規劃投資在80億至100億元左右,把瀋陽建設成為中鋼集團在北方地區的集金屬資源倉儲、加工和供應為一體的綜合性産業基地。這麼大的項目放在瀋陽,中鋼首先想到的就是依託瀋陽作為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東北地區乃至全國鋼鐵工業發展的示範項目,全部達産後預計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00億至500億元,實現稅收10億到15億元。
在瀋陽,像這樣動輒投資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的服務業項目還有很多。發展服務業,瀋陽瞄準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中央所屬大企業以及世界服務業排名前100位的企業和國內服務業排名前50位的企業,加大力度招商引資。目前,美國都樂公司、日本大宇宙軟體公司、中英人壽、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等世界知名服務業企業均已落戶瀋陽。
“金廊”作為瀋陽集中建設的中央商務區,其發展重點是金融、現代商務和總部經濟。今年上半年,樂天世界、瀋陽國際金融中心等10個項目也已開工或即將開工。在建項目中,世茂五里河廣場和恒隆城市廣場兩個項目投資均超過百億元。目前,金廊項目中已有商會總部大廈、浙商總部大廈等8個總部經濟的項目落地,香港東亞銀行和新加坡大華銀行也相繼落戶,這些項目將進一步增強瀋陽作為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
中心城市輻射力越強,周邊城市獲益越大。像鐵嶺市,這幾年對外招商主打的就是“瀋陽牌”,收穫頗豐。
在遼西中心城市錦州,遼西小商品批發市場很有名氣,不僅遼西五市聞其名,還輻射到了內蒙古東部及吉林、河北等省外周邊地區。瀋陽、大連和錦州這些處在不同區域的中心城市,已成為牽動整個區域前進的“發動機”,輻射、帶動著整個區域的服務業加速前行。
在錯位發展中搭建屬於每個城市的舞臺
7月12日,鐵嶺市舉辦的專用車生産基地招商推介會南北客商雲集,人們即將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鐵嶺。
長期以來,鐵嶺一直以農業聞名於世,如今,鐵嶺開始造汽車了,遼寧已確定鐵嶺專用車生産基地作為省內唯一的專用車生産基地,將重點發展專用車和專用車零部件産業,到2010年,入駐企業要達到100戶,年專用車生産能力達到25萬輛,汽車零部件生産能力達到1000萬套(件),産值超過1000億元,目標是把鐵嶺打造成為全國最大、世界知名的專用車生産基地。
這樣的雄心壯志給鐵嶺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舞臺。圍繞遼寧專用車生産基地建設,鐵嶺市銀州區開始規劃它的服務業項目了: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國際商務、生産配套等,一個都不能少。
鐵嶺地處瀋陽和長春兩大汽車生産基地之間,遼寧中部城市群擁有比較齊全的汽車生産加工配套體系。生産專用車産業,進而發展服務業,遼寧省和鐵嶺市整合了本地和本區域的區位和産業等多種優勢,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新平臺。
像鐵嶺這樣,無論是瀋陽經濟區的城市,還是遼東沿海和遼西的城市,也完全可以依託整體優勢,發揮自身特色,堅持錯位發展,走出精彩紛呈的服務業發展之路。
本溪市平山區發揮自身優勢,依託本鋼集團發展配套,物流倉儲、餐飲娛樂、五金機電等商貿服務産業數百家,年産值近30億元。
撫順市望花區服務業還主要以批發零售、餐飲娛樂、交通運輸等傳統業態為主,望花區深知,之所以如此,關鍵在於本區比較優勢沒有充分發揮,特色還不夠突出。為此,望花區提出,借助瀋陽“一宮兩陵”和世博園的輻射,積極開發以撫順雷鋒紀念館和雷鋒路為重點的愛國主義紅色旅遊和特色鄉村遊,努力尋求服務業的新突破。
在遼寧,除了瀋陽、大連等城市金融、資訊等現代服務業較發達外,其他很多城市的服務業仍主要停留在傳統服務業水準上,服務業更多地還體現為餐飲、娛樂、批發零售等商業業態。因此,這一業態的服務業亟待改造、升級、提高。
針對遼寧中部城市群的商業服務業業態,有省政協委員建議,加強體現區域優勢的商品大市場建設,構建遼寧中部城市群多層次的商貿體系,實現瀋陽與周邊城市以及這些城市間相關産業和市場的互通互動,以及主要商品市場在價格、貨源和服務等方面的資訊共用。
顯然,這位省政協委員的建議也適用於遼東沿海和遼西沿海經濟區的各個城市。我們已經看到,省內一些大的商業企業,像遼寧興隆集團、大連大商集團等,已紛紛在全省範圍內布店,不斷提升著全省各地的商業服務業水準。
依託中心城市,選準自己的模式,堅持錯位發展,遼寧服務業大有可為。(李春林 楊忠厚 唐成選)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