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記者在遼陽銅業集團看到,這裡無論是生産車間還是研究中心,處處彰顯著企業紅火的發展態勢。這家位於遼陽縣向陽工業園區內的民營科技企業,産品已銷售到全國20多個省、市,下設的銅材廠成為國內一些知名企業定點的供應廠家,不僅如此,他們的型材産品還得到國際貿易客商的青睞,企業迅速成為遼陽縣的出口龍頭企業之一。企業管理者感慨地説:“要不是有了自己的科技研發機構,順利研發出5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品,咱哪能這麼快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呢?”
現如今,像這樣的科技型民企在遼陽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多年來一直負責民營經濟規劃的市經委經濟指導科張科長介紹,目前,遼陽市擁有79家民營科技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有24家。依靠科技創新,這些企業在為自身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的同時,也引領著該市的工業主導産業一路奔向科技高地。
遼陽市的民營企業起步較早,但一些企業技術升級和科技創新的熱情不高。於是,在實施“工業強市”目標過程中,遼陽市委、市政府有意識地引導企業打出科技牌,用“科技身份證”改變過去民企産品科技含量低、競爭能力不足的舊形象。為解決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的資金難題,遼陽市政府以公開放貸簽約會的形式,把有發展前景的好項目積極推薦給各家金融單位。在去年8月末召開的銀企對接大會上,一次就幫助15戶企業順利簽下了貸款協議,總金額達8.2億元。這個市還不斷加強科技三項費投入,今年又安排了1250萬元資金支援企業實施51項重大科技項目。另外,還對實施科技創新工程並獲得中國名牌産品或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重獎,僅今年市財政就拿出90萬元資金對獲得2006、2007年省名牌産品的9戶企業每戶獎勵10萬元。與此同時,遼陽市近年來每年都選送優秀民營企業家到大學深造,以此來提高民營企業家的管理經營水準。截至目前,先後有60多名優秀企業家到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接受了培訓。
得力的推動舉措讓民營企業家科技興企的豪情澎湃而起,他們紛紛採取各種途徑廣納人才。現在,該市擁有各類民營企業科技開發機構50多個,民營科技企業裏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近3500名、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近1500名。企業管理者還善於“借智創新”,他們從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聘請了約300名科技專家、技術顧問,推動企業産學研科技合作向縱深方向發展。在這方面,遼寧新風企業集團的做法頗具典型性。該企業不僅擁有96名汽車零部件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還同清華大學、上海內燃機研究所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協作關係。正是有了實力雄厚的技術後盾,這家企業大膽採用汽車領域最尖端的高壓共軌技術開發系列産品。眼下他們正全力實施年産10萬套以上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項目,達産後可實現年産值27億元、利稅3億元,屆時將帶動遼陽市裝備製造産業實現“撐竿跳式”的跨越升級。
高舉科技大旗讓遼陽民企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一批企業的外向度得到提升,參與國際化競爭的實力不斷增強。産品銷售狀況是最令遼陽鋼管有限公司員工引以自豪的。自從5年前開始打入國際市場以來,這家企業的産品已經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越南等十多個國家,每年的出口額都有較大增長,今年上半年更是實現了新突破,出口額達到1774萬美元,同比增長了140.7%。據了解,正是這些遍及全市化工、化纖、塑膠三行業以及裝備製造、冶金等重點工業領域的民營骨幹企業,強力拉動了遼陽的民營經濟飛速前行。近兩年,該市民企創造的工業生産總值中,約有70%的份額是由科技企業創造的,科技型民企日益成為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最活躍因素。(李志)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