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發展滿足國産化配套要求
高精度數控機床主軸軸承、風電行業變槳轉盤軸承和增速機軸承、冶金行業用高精密軋機軸承、醫療行業用高精密CT機軸承、掘進機軸承……一系列國家發展裝備製造業配套急需的替代進口軸承陸續批量出産,瓦軸集團正在實施高精尖技術戰略,用高新技術産品促發展。今年上半年,瓦軸集團實現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6.6%,利潤同比增長了149%。
中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一個關鍵環節是高檔次的零部件發展。國家提出要實現十六項重點領域關鍵技術裝備的重大突破,軸承是關鍵零部件,直接影響著整機和成套設備的水準和可靠性。長期以來,國産重大裝備配套的高檔次軸承大部分依賴進口,並且受到國外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
瓦軸集團董事長王路順介紹:“作為中國軸承行業的排頭兵企業,瓦軸集團承擔起為國家發展裝備製造業配套軸承的重任,瞄準世界先進水準,發展高端市場,發展高新技術,佔領高端客戶,實現替代進口。發展高檔次的精密軸承,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極好的市場機遇。”
瓦軸集團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軸承製造企業,産品設計、檢測和製造能力等在中國軸承工業綜合排名居第一位、世界居第十三位,被列為遼寧省振興裝備製造業十大重點企業,國家振興裝備製造業十六個關鍵領域重大技術專項配套軸承生産基地,得到國家、省市的大力扶持。
2005年,瓦軸集團大手筆啟動了精密技術與製造工業園建設,重大裝備特大型精密軸承項目、轉盤軸承項目、精密軸承項目相繼投入生産,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配套急需的替代進口高新技術産品快速出産。
重大裝備精密軸承技術改造引進了國際上最高水準的磨加工中心,使特大型精密軸承工藝裝備水準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同時引進國外先進的加工技術,應用到産品加工工藝中。經過改造和創新,瓦軸集團成為中國重大裝備精密軸承水準最高、市場份額最大的供應商,産品替代進口,目前供不應求。
轉盤軸承項目技術改造採用國內最先進的轉盤軸承生産設備,並配套投入檢測與實驗設備,重點開發風力發電、醫療器械、港口器械等諸多行業配套的轉盤軸承。風力發電轉盤軸承工藝裝備水準和産品水準達到或接近國際同類産品水準,一次承接某風電設備製造企業訂單2.4億元。
精密軸承作為裝備製造業的基礎精密零部件,一直制約著我國裝備水準的提高,瓦軸集團新上的精密軸承改造項目以市場為導向,引進國際先進的軸承生産設備,在短期內使我國的精密軸承工藝裝備水準和産品水準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全面替代進口。目前,多規格高精密軸承已順利出産。
軌道交通軸承技術改造項目建成了國際一流水準提速貨車軸承自動磨裝生産線和重載貨車軸承生産線,滿足了國內鐵路大提速配套要求,産品品質達到國際同類産品水準。目前正採用引進與國內開發相結合的方式,完全滿足提速重載軸承國産化配套要求。
目前,瓦軸集團“十六個關鍵領域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軸承技術改造項目”已完成9個重大技術改造項目:風力發電設備系列軸承改造項目已經投産,為國內外風電機組配套,成為世界第二大風電軸承供應商;精密數控機床配套高精密軸承改造項目完工投産,已經研發了近百種高精密軸承,産品檔次接近國外水準,現已為國産機床配套;重載鐵道軸承技術改造項目全部完工投産,掌握了製造和試驗的關鍵技術;重大裝備配套精密軸承改造項目第一期工程完工投産,開發了高速線材、寬厚板軋機和森基米爾軋機的系列配套軸承,已經為鞍鋼等20條軋機生産線全面配套,成功地替代了進口軸承;開發了城市地鐵和輕軌配套軸承,正在研發時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車動車組軸承、盾構機用大型轉盤軸承和核工業泵用軸承等。
“十一五”期間,瓦軸集團將著力發展裝備製造業配套的軸承産品,徹底改變我國裝備製造業主機更新換代過程中配套的軸承産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技術改造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瓦軸集團的技術改造以自主創新為前提。目前,瓦軸技術中心研發能力在國內軸承行業排名第一,每年承擔20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和重大裝備配套項目。産品檢測試驗中心是國內軸承製造企業中唯一被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認可的國家級實驗室,與國際上26個國家和地區檢驗結果相互承認。
瓦軸集團科技投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並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目前14500多種規格的軸承和等速萬向節産品全部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已擁有軸承從産品設計、工藝製造、檢測分析的核心技術。其軋機軸承密封結構設計、振動篩軸承結構設計、汽車軸承三凸設計技術、精密鍛造工藝技術、滾子對數母線加工技術、角接觸球軸承萬能配對工藝技術、貝氏體淬火技術、波速度檢測及分析技術等核心技術的應用,為公司的發展和市場開拓提供了優質産品。
近年來,瓦軸集團以每天開發2個新産品的速度迅速增加品種,共實現新産品開發3800余種、老産品改造1100種,替代進口産品1200種,擴大出口産品1300種,應用國防及高、精、尖領域産品122種,科研技術開發272項,應用技術轉化1000多項,獲得國家新産品獎12項,申請國家專利135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離合器分離軸承、寶鋼2050軋機用密封組合軸承、抗振動調心滾子軸承、雙列調心滾子軸承、新型四列圓柱軋機軸承等核心技術的成功研製,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也成功為配套企業實現了替代進口。瓦軸集團已形成了“生産一代、儲備一代、研製一代、構思一代”的産品發展模式。
此外,瓦軸集團還圍繞國家振興裝備製造業重點發展的16個大項目,跟蹤國家重大項目的進展情況,確定了35個項目進行重點開發和配套産品,重點發展了精密軸承、特大型精密軸承、轉盤軸承、中大型工業軸承、高速鐵道軸承、低噪音圓錐軸承。重點突破鋼廠軋機、精密機床、風力發電、電機、重型裝備、地鐵輕軌和重型卡車等市場潛力大的7大行業的新項目、新産品和替代進口産品。目前已開始為15個項目進行配套。今年預計開發新産品實現替代進口軸承900種,開發230個客戶,大項目客戶100余戶,大項目正在成為瓦軸新的市場增長點。
輕裝上陣為技術改造奠定基礎
瓦軸集團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實現重大突破,體制與機制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根本推動力,為技術改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瓦軸集團採取整體分流、減持國有股、集體股退出、經營者持大股或控股、職工持股、國有參股、債轉股、剝離改制、民營化經營、産權出售、破産關閉、清算等多種形式,進行公司制改造,使國有資本有序退出,把所屬企業全面推向市場。在集團公司所屬的20多個單位中,先後完成了18個單位的産權多元化改革和人員分流,並進一步放開搞活集團所屬中小企業,已有7戶企業實行了民營化經營,共分流人員15700余人。這些單位通過改制已成為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在已改制的企業中,職工身份已經置換,不良資産得到處理,債務和歷史包袱得到解除。
按照國家有關政策,瓦軸集團對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能通過“整體移交”、“整體改制”等形式實現與企業分離,完成了轉供電、轉供水、供暖、供氣、職工住宅管理、家屬區綠化美化、清掃清運、道路維修、路燈、排水和退休職工管理的整體移交工作,徹底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國有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能、企業負擔沉重、制約企業發展問題。
此外,按照經營市場化原則,瓦軸集團對經批准使用的集團公司的商標、技術、土地、廠房、設備等有形和無形資産,訂立有償使用合同,依法有償使用;對集團公司範圍內的關聯交易,實行全方位的社會市場價格,使所屬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集團公司和所屬企業初步建立起面向市場,分灶吃飯,共求發展的運作管理機制。(高慧斌)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